文档详情

七年级生物上册55运输作用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发布:2025-05-03约3.1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节运输作用

1/35

植物根与茎相连,叶着生在茎及其分枝上.所以,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必定是经过茎运输到叶和花中去.水分和无机盐是经过怎样路径运输到叶和花中去呢?

2/35

1.说出植物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部位。

2.识别木质部在茎内分布部位。

3.判断水和无机盐在茎内运输方向。

3/35

需要茎运输作用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在木质部中运输

4/35

水和无机盐是经过茎什么部分运输?

茎全部结构都参加运输。或茎外侧树皮参加运输,或茎内部结构参加运输。

你们组探究方案是怎样?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试验设计

试验过程

依据试验设计完成试验

方案实例(见下页)

5/35

清水

正常枝条

正常枝条

枝条树皮被剥

6/35

你能描述观察结果吗?

枝条横切面

浸没过稀释红墨水枝条

7/35

讨论:

提醒:水分和无机盐经过茎木质部运输

提醒:根茎木质部叶

8/35

根吸收水分是经过植物茎向上运输到叶等器官。

9/35

用解剖刀分别将茎做一横切和纵切,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和纵切面情况,区分茎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部位.

10/35

11/35

2.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经过茎木质部由下而上运输。

12/35

1.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运输方向是()

A、由根经过茎运输到叶和花

B、由气孔经过叶和花运输到茎

C、由茎向根和叶分别运输

D、由叶经过茎运输到根

A

13/35

2.以下各项中能正确描述水分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界中

循环路径是()

A.大气→植物根系→植物叶片→大气

B.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C.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

D.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

B

14/35

3.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瓶中,放在太阳下,片刻

后将枝条纵切开来,用放大镜可看出哪一部分被染红了。

()

A.韧皮部中筛管B.木质部中导管

C.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形成层D.韧皮部中导管

B

15/35

4.某同学在做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运输试验时,进行了以下操作:取一新鲜带叶枝条,将其下端插入装有红色溶液锥形瓶中,然后放在温暖向阳地方。试分析回答:

(1)接下去,他应怎样实施探究?

观察叶脉颜色改变,待其变成微红色

后,取出枝条并用清水将枝条表面红

色液体冲净,然后,用刀片把枝条横切或纵切,用放大镜

观察切面上被染成红色详细部位。

16/35

(2)经过本试验,应该得出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试验还证实,水和无机盐运输方向是__________。

(4)若本试验中将枝条叶子全部去掉,试验效果是否显著?为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茎是经过木质部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自下而上

不显著。去掉叶子后,蒸腾作用不能进行,水分不能正常运输。

17/35

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部分用以维持生命活动,一部分储备起来。根所需要养料是由叶向下运输,茎哪部分结构用来运输有机物呢?

18/35

1.说出植物茎运输有机物部位。

2.识别导管、筛管在茎结构内分布部位。

3.辩认筛管结构特征。

19/35

我们食用甘薯是它什么器官?

甘薯滴加碘液后变蓝,说明什么?

埋入地下根从何处取得有机物?

含淀粉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韧皮部中运输

20/35

观察思索:

提醒:从树皮处流淌出来。

21/35

分析讨论:

1.描述切口上方和下方形态改变。

2.试解释切口上方形成瘤状物原因。

3.依据上述试验结果推断

茎运输有机物部位。

在木本植物枝条中部剥除一圈树皮,

一段时间后发生以下改变。

22/35

筛管位于树皮内,由筛管分子连接

而成,筛管分子是长形活细胞,

两个筛管分子之间横壁形成筛板,

上面有筛孔,用于运输有机物。

23/35

叶制造有机物经过茎向下运输到植物体其它器官。

24/35

果农为了增产常将结果枝条剥去一圈树皮,

称为环剥,这是为何?

25/35

所在部位

运输物质

运输方向

组成细胞

导管

筛管

木质部

韧皮部

水、无机盐

有机物

死细胞

活细胞

导管和筛管组成植物体运输通道

26/35

提醒:剥皮后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

27/35

看到此情此景,你有何感想?

28/35

1.有机物运输

枝瘤形成原因。

有机物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