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卷测试题考试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中考语文试卷测试题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憧憬(chōngjǐng)憾恨(liànghèn)
B.沮丧(jǔsàng)脉搏(màibó)
C.悲切(bēiqiē)挑剔(tiǎotī)
D.振奋(zhènfèn)惬意(qièyì)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的校园。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学校加强了安全管理。
C.我们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D.在这次比赛中,我校运动员发扬了努力拼搏的精神,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有点儿骄傲,我们应该提醒他戒骄戒躁。
B.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
C.他的数学成绩总是不理想,真是令人失望透顶。
D.我们班的同学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答案:A
二、填空题
4.请根据拼音写汉字。
(1)shūshì()
(2)mùqiān()
(3)kǎoyì()
(4)zhēnzhì()
答案:(1)舒适(2)木签(3)考虑(4)真挚
5.补全下列句子。
(1)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
(2)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3)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
答案:(1)每逢佳节倍思亲(2)春蚕到死丝方尽(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三、阅读理解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正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叟()
②哂()
③以俟()
④莫春()
答案:(1)①老者②微笑③等待④春天的晚期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②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答案:(2)①大王何必谈论利呢?只要有仁义就行了。
②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的观点啊!”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孟子和孔子的观点。
答案:孟子主张仁义,认为国家不应只追求利益;孔子赞同曾点的观点,强调个人的修养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