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职单招语文试卷测试题及答案2025高职单招语文考试练习题.docx

发布:2025-04-06约5.22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职单招语文试卷测试题及答案2025高职单招语文考试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静谧(mì)炽痛(zhì)参差不齐(cī)

B.稽首(qǐ)污秽(huì)戛然而止(jiá)

C.讪笑(shàn)嗔视(zhēn)浑身解数(xiè)

D.怂恿(sǒng)砭骨(biǎn)怏怏不乐(yàng)

答案:B。A项“炽痛”的“炽”应读“chì”;C项“嗔视”的“嗔”应读“chēn”;D项“砭骨”的“砭”应读“bi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懊悔销魂嘹亮中流砥柱

B.沧茫鞭策缥缈无精打采

C.魁梧踊跃取谛获益匪浅

D.狼藉屏嶂惶恐变换多姿

答案:A。B项“沧茫”应为“苍茫”;C项“取谛”应为“取缔”;D项“屏嶂”应为“屏障”,“变换多姿”应为“变幻多姿”。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答案:C。A项“不可救药”指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用在这里程度过重;B项“随声附和”指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含贬义,与语境不符;D项“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用在此处不恰当。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C.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无时无刻不在努力。

答案:D。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C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C.《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其中包括《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D.《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诗集大致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三个方面的内容。

答案:无错误选项。以上文学常识表述均正确。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他的歌声嘹亮、悦耳,()了听众的情绪。

(2)这篇文章段落之间()自然,前后相互照应,结构十分严谨。

(3)这个建筑()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A.感染过渡凝结

B.感染过度凝聚

C.感化过渡凝聚

D.感化过度凝结

答案:A。“感染”指通过语言或行为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感化”指用行动影响或善意劝导,使人的思想、行为逐渐向好的方面变化。(1)句用“感染”合适。“过渡”指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过度”指超过适当的限度。(2)句用“过渡”。“凝结”指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为固体;“凝聚”指聚集,积聚。(3)句用“凝结”合适。

7.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A.排比拟人

B.反复拟人

C.排比比喻

D.反复比喻

答案:B。“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春天的脚步近了”把春天当作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8.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B.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C.“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D.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答案:C。A项“三、四十岁”表示约数,中间不用顿号;B项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D项感叹号应放在引号内。

9.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

B.“河”一般专指黄河,“关”一般专指函谷关,“江”一般专指长江。

C.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有伯、仲、叔、季,“伯”是老大,“仲”是老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