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习俗知多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蒙沪版.docx
《节气习俗知多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蒙沪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节气习俗知多少》——这节课可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之旅哦!咱们二年级的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每个时节都有它独特的习俗和文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秋天的秘密,看看秋分这个节气,都有哪些好玩又有意思的习俗呢?咱们要结合课本,用有趣的方式,让这些古老的智慧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节气的兴趣和尊重。
2.提升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通过节气习俗了解自然规律。
3.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分享的乐趣。
4.培养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学会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三、学情分析
咱们二年级的小朋友们,你们都是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呢!在这个年龄段,你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探索的欲望。在知识层面,你们已经对四季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一些基本的自然现象有了自己的理解。不过,对于节气和与之相关的习俗,可能还比较陌生。
在能力方面,你们的观察力、想象力都挺强的,但可能还需要一些引导来提升你们的表达能力。你们的学习习惯总体不错,但有时候可能会因为好奇心而分心,所以我们需要设计一些既能吸引你们注意力,又能帮助你们集中精力学习的教学活动。
在素质方面,你们的小团队精神很强,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任务,这为我们开展小组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不过,在课堂上,有时候你们可能会因为过于兴奋而忘了遵守纪律,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纪律的培养。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这些特点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会。我们要通过有趣的教学设计,激发你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你们在活动中学会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让你们在探索节气习俗的过程中,不仅增长知识,还能提升综合素养。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我们将采用互动式教学,结合讲授、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小朋友们亲身体验节气习俗。
2.设计“节气小侦探”游戏,通过寻找秋分节气的线索,激发他们的探索欲。
3.利用多媒体展示节气变化的图片和视频,直观地展示节气特点。
4.安排小组合作,让小朋友们共同制作节气习俗的手工制品,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踏上一段有趣的旅程,去探索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节气习俗。你们知道什么是节气吗?对,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出的24个时节,每个时节都有它独特的气候特征和习俗。今天我们要重点了解的是秋分这个节气,你们准备好了吗?????
【环节一:了解秋分】
1.**讲授新课**
-老师首先介绍秋分的概念,解释它是一年中第十六个节气,时间大约在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秋分的自然现象,如白天和黑夜几乎等长,气候逐渐转凉。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秋分会有这样的自然现象呢?
2.**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秋分的特点和习俗。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老师适时补充和纠正。
【环节二:探索秋分习俗】
1.**角色扮演**
-设计“秋分习俗大体验”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农民、学生、老人等。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秋分期间人们的生活习俗,如吃月饼、赏月、放风筝等。
2.**手工制作**
-引导学生制作秋分特色的手工制品,如月饼、风筝等。
-在制作过程中,老师讲解制作技巧,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作品。
【环节三:节气知识竞赛】
1.**竞赛准备**
-将课堂内容整理成竞赛题目,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
-每个小组轮流回答问题,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
2.**竞赛进行**
-学生积极参与,气氛热烈,老师适时点评和鼓励。
-竞赛结束后,公布答案,评选出最佳团队。
【环节四:总结与反思】
1.**回顾总结**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秋分的特点和习俗。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老师总结并点评。
2.**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秋分习俗,了解自己家乡的秋分习俗。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节气变化,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们分享。
【环节五:拓展活动】
1.**节气故事会**
-邀请家长参与,讲述自己家乡的节气故事,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地方习俗。
-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节气故事,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2.**节气摄影展**
-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拍摄自己家乡的节气景象,如秋天的田野、丰收的果实等。
-在课堂上展示摄影作品,分享拍摄心得。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
-学生们对秋分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