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交换技术与实践(第2版)(微课版)-教案 项目1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docx
教案(理实一体化)
项目名称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系部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
授课对象
计算机网络技术X班
使用教材
路由交换技术与实践
计划学时
4学时
教学形式
及地点
微机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素质目标
1.理解路由器的基本组成结构;
2.掌握路由器的各种登录方式;
3.掌握路由器的CLI操作模式及其切换方法;
4.掌握路由器常用配置命令。
1.能够熟练通过Console口完成路由器的登录;
2.能够完成路由器的加密配置;
3.能够完成路由器接口的配置;
4.能够完成不同验证方式下路由器telnet登录配置。
1.具备解决网络配置问题的能力;
2.具备团队协作意识;
3.具有对网络技术学习的兴趣;
4.具备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精神。
教学内容
一、知识梳理
1.认识路由器:路由器的硬件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闪存、随机存储器、非易失性随机访问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和操作系统等,讲解各部件在路由器工作中的作用。
2.CLI的操作模式:用户执行模式、特权执行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的特点及提示符标识,演示不同模式之间的切换方法。
路由器的登录方式:Console口登录、远程登录、辅助口登录的原理、硬件连接要求和软件设置步骤。重点讲解Console口登录,新设备初始配置常用此方式。
3.路由器的配置文件:运行配置文件和启动配置文件的概念、区别和作用,在路由器运行和重启过程中的使用情况。
4.配置命令:各类配置命令,如命名路由器、Console口加密、使能密码配置、接口配置、保存配置等命令的使用方法和参数含义。
二、项目实施
1.Console口登录路由器:进行硬件连接,将Console电缆一端连接路由器的Console口,另一端连接计算机的COM口;在计算机上运行PuTTY、SecureCRT等终端软件,正确设置连接参数(如协议、端口、波特率等),实现通过Console口登录路由器。
2.路由器的加密配置:在路由器全局配置模式下进行Console口加密、使能密码配置、使能加密密码配置以及密码显示加密设置,保障路由器的访问安全。
3.路由器以太口和计算机IP地址的配置:配置路由器以太口的IP地址,并设置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确保计算机与路由器之间网络连通,通过ping命令进行测试。
4.路由器串口的配置:完成两台路由器串口的配置,设置IP地址并开启接口,使用ping命令测试两台路由器之间串口的连通性。
5.路由器telnet的配置:telnet不同验证方式(不验证、验证密码、验证用户名和密码)的配置,并在另一台路由器上进行telnet连接测试。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
1.路由器的登录方式;
2.命令行界面的操作模式;
3.路由器接口的配置(以太口、串口)。
难点:
1.路由器telnet的配置。
解决方法:
1.专题辅导与演示:针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专题讲解和操作演示;
2.实践操作: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3.小组协作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共同完成项目实训任务。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遇到的问题,分享经验和解决方法;
4.总结归纳: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点和操作要点,强化记忆。在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配置过程和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方法
案例法、任务驱动法、鼓励创新法
教学资源
演示案例、案例素材、机房资源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主要流程
时间安排(参考)
1.项目引入
介绍项目情境,引入课程,介绍任务要求。
5
2.项目分析
对项目任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计划、总结归纳实施要点,得到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10
3.专题辅导与演示
针对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关键技能点和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对于简单的一般问题,由学生分组交流、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难点内容,由教师引导、分析与讲解,演示关键的操作步骤。
40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根据项目分析出的关键技能点和知识点,引导学生开展交流与研讨,对于难点内容,由教师引导、分析、讲解与演示。
积极参与交流与研讨,及时归纳、总结并做好笔记
4.项目实施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布置项目任务,并巡回检查,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给予专题辅导,检查并记录。
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90
引导各组派代表进行展示
认真学习其他同学的做法,并自己的想法进行对比,总结提升
20
5.总结点评
教师总结学生的完成情况,学生完成比较好的地方和遇到问题,重点强调重点及难点问题。
10
6.布置作业
整理不同验证方式下路由器telnet登录配置命令。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