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二年级数学下册 四 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信息窗1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发的口算教学实录 青岛版六三制.docx
2023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信息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发的口算教学实录青岛版六三制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信息窗1”,通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通过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练习,学生能够理解数的运算规律,提高对数学符号的敏感度,并在实际操作中发展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及计算正确性。
难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的进位和退位规律。
解决办法:
1.通过直观教具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原理。
2.设计层次分明的练习题,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共同解决计算过程中的难点。
4.定期进行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突破计算难点。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直观演示,讲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规则。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互动中练习口算,培养合作能力。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和退位。
4.设计“计算竞赛”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利用多媒体展示蜜蜂采蜜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蜜蜂勤劳的形象,自然引出“勤劳的小蜜蜂”主题。
2.提问:“蜜蜂采蜜需要什么?”,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数的概念。
3.回顾已学过的加减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1.讲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通过直观图示展示计算过程。
2.示例演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步骤,如:
-23+45=23+40+5=63+5=68
-56-34=56-30-4=26-4=22
3.强调进位和退位的处理方法,举例说明。
(三)实践活动(用时15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2.进行“算术接力”游戏,每组派代表依次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3.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全班共同核对答案,及时纠正错误。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小组讨论题目:如何提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举例回答:加强练习,掌握计算法则;细心审题,注意进位和退位;使用竖式计算,确保步骤清晰。
2.小组讨论题目: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采取哪些策略?
-举例回答:先从个位开始计算,再逐步向十位、百位计算;用估算方法检验计算结果;请教同学或老师。
3.小组讨论题目:如何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举例回答:购物时计算找零;计算家庭用电量等。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2.提问:“同学们觉得本节课的难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3.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总计用时:45分钟
知识点梳理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个位数的加减法:同位数的加减,个位与个位相加或相减,如果满十则进位。
-十位数的加减法:同位数的加减,十位与十位相加或相减,如果满十则进位。
-进位和退位的处理:当加法中个位相加满十时,向十位进一;当减法中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借一当十。
2.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步骤:
-先从个位开始计算,再进行十位的计算。
-计算过程中,注意进位和退位。
-最终结果需要检查,确保计算正确。
3.计算法则的应用:
-加法:两个数相加,先计算个位,再计算十位,最后相加得到结果。
-减法:两个数相减,先计算个位,再计算十位,最后相减得到结果。
4.计算技巧:
-估算: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先估算结果的范围,再进行精确计算。
-交换律:在加法中,两个加数的位置可以互换,不影响结果。
-结合律:在加法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加数可以任意组合,不影响结果。
5.实际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如购物找零、计算家庭用电量等场景中,需要运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在数学学习中,如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探究等活动中,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是基础。
6.错误类型及预防:
-忽略进位或退位: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进位和退位,避免因疏忽而导致错误。
-计算顺序错误: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