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二年级数学下册 四 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信息窗4 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docx
2023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信息窗4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教学设计青岛版六三制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思路
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数学的奇妙世界,探索“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信息窗4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在这个环节,我们会像小蜜蜂一样,用勤劳的双手,将数学的加减法变得简单又有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跳入这个充满乐趣的数学海洋吧!????????????????????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十进制计数知识,能够进行个位、十位、百位的基本加减运算。
-他们已经接触过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加减法,对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有所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二年级学生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喜欢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来学习新知识。
-他们的数学能力正在逐步提升,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加减法练习。
-学习风格上,有的学生偏好视觉学习,通过图形和模型来理解加减法;有的学生则是听觉学习者,喜欢听老师讲解和复述步骤。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中,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何时应该进位或退位。
-对于验算步骤,学生可能觉得繁琐,容易忘记或者错误地执行。
-在处理复杂的算式时,学生可能会因为粗心大意而犯错误,如忘记加法中的交换律或结合律。
四、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包含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演示和例题
-数字卡片:用于个位、十位、百位的操作和练习
-计算器:辅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教学挂图:展示加减法的基本步骤和验算方法
-学生活动手册:记录学生的练习和反思
-信息化资源:在线数学游戏和互动练习平台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小棒、计数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白板)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情境创设**:今天我们的小蜜蜂要去采集花蜜,它们需要在花丛中找到花朵,并且计算一共采了多少朵花。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万以内的加减法。
-**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小蜜蜂在采花时,遇到了以下情况,你们能帮它们算出总数吗?
-3朵花+5朵花=?
-8朵花+12朵花=?
-**活动**:请同学们在心中默算,并尝试用小棒或者手指头来表示这些花朵。
**讲授新课(15分钟)**
-**讲解目标**:让学生理解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并能进行简单的验算。
-**步骤讲解**:
1.**个位相加**:首先看个位上的数字,如果相加的结果不满十,就直接写下结果;如果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十位相加**:接着看十位,同样按照个位的方法进行,注意进位的情况。
3.**百位相加**:最后是百位,同样操作,并注意前两位的进位。
-**例题演示**:以345+127为例,边讲解边板书,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计算。
-**重点强调**:强调验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交换加数的位置来验算加法。
**巩固练习(15分钟)**
-**练习题**: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以下练习题。
1.234+567
2.890-123
3.456+789
-**讨论**:邀请几名学生上来展示他们的答案,并解释他们的计算过程。
-**反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强调正确的方法。
**课堂提问(5分钟)**
-**提问环节**: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如“如果不连续进位,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或者“为什么我们要验算?”
-**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游戏环节**:设计一个“加减法接力”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依次完成加减法题目,最快完成的小组获胜。
-**合作学习**: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对方的练习题,并互相解答疑问。
**总结与拓展(5分钟)**
-**总结**:回顾今天学习的知识点,强调不连续进位退位的加减法和验算的重要性。
-**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寻找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尝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决。
**用时总计:45分钟**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运算。
-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如何进行加减法的验算,能够通过交换加数的位置来检查计算的正确性。
2.**技能提升**:
-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有所提高,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题。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知识,如计算购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