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二年级数学下册 六 田园小卫士——万以内的加减法(二)回顾整理教学实录 青岛版六三制.docx
2023二年级数学下册六田园小卫士——万以内的加减法(二)回顾整理教学实录青岛版六三制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2023二年级数学下册六田园小卫士——万以内的加减法(二)回顾整理教学实录青岛版六三制。本节课主要复习和巩固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包括竖式计算、进位退位等。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使其能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其合作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正确理解和应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包括对齐数位、进位和退位等操作;
②灵活运用加减法进行实际问题解决,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正确计算结果;
③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通过反复练习巩固计算技巧。
2.教学难点,
①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能准确判断何时发生进位或退位;
②在复杂计算中保持数位的对齐,避免因数位错误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③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加减法问题时,能够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结合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计算规则。
2.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互相纠正错误,提高解题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加减法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数位的对齐和进位退位过程。
4.设置游戏化的练习环节,如“抢答计算”、“数独挑战”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参与度。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首先,通过展示一幅田园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的加减法知识,并提问:“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加减法吗?谁能举个例子?”
-用时:5分钟
2.新课讲授
-详细内容:
①讲解竖式计算的基本步骤,包括对齐数位、从个位开始计算、处理进位和退位等。
②通过具体例子,演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展示计算过程。
③强调在计算过程中保持数位对齐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错误数位对齐可能导致的结果错误。
-用时:10分钟
3.实践活动
-详细内容:
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②设计“加减法接力”游戏,让学生分组进行,每组依次完成加减法题目,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③通过多媒体展示加减法动画,让学生观察并总结计算规律。
-用时:15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
-详细内容:
①讨论如何处理进位和退位,举例说明在不同情况下如何进行计算。
②分析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讨论不同类型问题的解题策略。
③讨论如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方法。
-举例回答:
①学生A:当个位相加满十时,需要向十位进一。
②学生B: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表达式,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又买了3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可以写成5+3=?
③学生C:可以通过心算和估算来提高计算速度,比如先估算结果,再进行精确计算。
-用时:10分钟
5.总结回顾
-详细内容: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竖式计算步骤、实际问题解决方法等。
-举例分析:
①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加减法计算方法?”
②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竖式计算,包括对齐数位、从个位开始计算、处理进位和退位等。”
③教师总结:“非常好,大家掌握得很好。记住,在计算过程中要保持数位对齐,正确处理进位和退位。”
-用时: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能力提升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竖式计算方法进行万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高了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迅速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正确计算出结果。
2.理解能力增强
-学生理解了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能准确判断何时发生进位或退位。
-学生掌握了数位对齐的重要性,能够在复杂计算中保持数位的正确对齐。
3.应用能力提高
-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分享自己的解题策略,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兴趣激发
-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了学习兴趣。
-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习动力。
5.合作能力培养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6.自我反思能力提升
-学生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