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关爱社区“空巢老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docx
第19课《关爱社区“空巢老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19课《关爱社区“空巢老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关爱社区“空巢老人”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3年4月20日星期四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意识到关爱社区“空巢老人”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与老人沟通、交流,提供帮助。
3.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学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理解“空巢老人”的社会背景和现状,认识到关爱老人的重要性。
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社区“空巢老人”的关爱,包括情感上的关怀和实际行动上的帮助。
③培养学生策划和参与社区活动的技能,例如如何设计活动方案、组织活动流程等。
2.教学难点,
①帮助学生克服与“空巢老人”沟通的障碍,学会倾听和理解老人的需求和感受。
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平衡学业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确保在关爱老人时不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③教会学生如何在社区中找到合适的资源和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的活动。
④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在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增强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音响设备、笔记本电脑、电子白板。
-课程平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平台。
-信息化资源:社区“空巢老人”相关图片、视频资料、新闻报道。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区实地考察、访谈老人。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关爱社区“空巢老人”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空巢老人吗?他们在我们的社会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展示一些关于空巢老人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
简短介绍空巢老人的概念和现状,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关爱社区“空巢老人”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空巢老人的基本概念、现状和关爱的重要性。
过程:
讲解空巢老人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特征和成因。
详细介绍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关爱社区“空巢老人”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空巢老人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关爱空巢老人的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空巢老人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关爱空巢老人的理念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关爱空巢老人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关爱空巢老人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关爱社区“空巢老人”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空巢老人的基本概念、现状、案例分析等。
强调关爱社区“空巢老人”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关爱空巢老人的理念。
7.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
目标:让学生巩固学习效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过程: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关爱社区“空巢老人”的短文或报告,内容可以包括对空巢老人的了解、关爱行动的建议等。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字数要求、格式规范,并设定提交作业的截止日期。
教学过程设计结束。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社区工作手册》: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开展社区工作,包括如何与社区成员建立联系、如何策划和组织社区活动等,对于学生了解如何关爱空巢老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老年心理学》:通过阅读这本书,学生可以了解到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空巢老人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