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班级小主人 第二课 今天我值日教学实录 粤教版.docx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班级小主人第二课今天我值日教学实录粤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班级小主人第二课今天我值日教学实录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一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值日的重要性,学会承担班级责任。
2.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值日体验,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价值。
3.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个人组织协调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值日过程中的观察和交流,提高学生的社交技巧。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自我管理能力,对班级活动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值日的具体内容和流程还缺乏系统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一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实践活动有较高的参与热情。他们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模仿和操作上,学习风格偏向于直观和动手操作。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部分学生可能对值日的责任感到压力,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完成值日任务;有些学生可能缺乏与同伴合作的经验,难以在值日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此外,学生可能对值日的具体要求理解不深,导致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针对这些困难,教师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值日的意义,并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挑战。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物教具(值日表、计时器)、黑板或白板
-课程平台:班级微信群、学校教育平台
-信息化资源:学生值日记录表格模板、班级值日规则视频
-教学手段: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际操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站在讲台前,面带微笑,用亲切的语气问:“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上有谁愿意分享一下自己昨天的值日经历?”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值日过程中的有趣或难忘的事情。
二、新课讲授
1.老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实物教具——值日表,引导学生观察值日表的内容和格式。
2.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值日表的作用吗?”
3.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值日表是帮助我们了解班级值日任务和责任的一种工具。”
4.老师进一步讲解值日表的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5.老师展示提前准备好的班级值日规则视频,让学生观看并思考以下问题:
-视频中同学们是如何进行值日的?
-值日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观看视频后,你们认为值日有哪些重要意义?
6.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7.老师针对学生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值日的重要性和意义。
8.老师拿出计时器,让学生模拟值日过程,体验值日的艰辛与乐趣。
9.老师提问:“同学们,在值日过程中,你们认为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0.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值日时要注意安全、保持卫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等。”
三、课堂活动
1.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值日接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值日的责任和乐趣。
2.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会。
四、巩固练习
1.老师发放值日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填写自己的值日任务。
2.学生填写完毕后,老师逐一检查,并对填写不规范的地方进行指导。
五、课堂小结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值日的重要性和意义。
2.老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履行值日职责,为班级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六、布置作业
1.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一次家庭值日,并记录下来。
2.作业要求:记录值日过程中的点滴感受,与家长分享值日的意义。
七、课堂延伸
1.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关心班级事务,为班级的整洁、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2.老师强调:值日不仅是班级管理的一种方式,更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集体荣誉感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八、课后反思
1.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责任意识增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值日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班级成员应尽的责任。他们学会了承担起自己值日的责任,表现出更强的责任感。
2.**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学生在值日过程中,需要自己安排时间、完成任务,这有助于他们学会时间管理和自我约束。许多学生在课后反映,他们在值日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提高了自己的自律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