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1节 植物的生殖教学实录 (新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植物的生殖教学实录(新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植物的生殖教学实录(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植物生殖的两种主要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展开,重点讲解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包括开花、传粉、受精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等。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与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中的植物生殖部分紧密相关,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回顾并巩固上一章节有关植物生殖的基本知识,同时进一步了解植物有性生殖的复杂过程。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是生命现象的重要表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生殖方式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植物生殖的过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重点讲解开花、传粉、受精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等环节,确保学生理解植物如何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
-植物生殖方式的比较:通过比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生殖方式对植物繁衍的意义。
2.教学难点:
-识别并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便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受精过程的微观理解:受精是植物有性生殖的关键步骤,但涉及微观结构,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学生需要将多个知识点串联起来,理解其复杂性。
-植物生殖方式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植物繁殖方式的应用广泛,学生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帮助学生构建植物生殖的基本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植物生殖的不同方式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植物生殖实验,如观察花的结构,体验传粉过程。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PPT展示植物生殖的各个阶段,直观形象地展示生殖过程。
2.实物展示:展示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互动软件:使用教育软件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植物生殖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不同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植物如何繁衍后代。
2.提出问题:提问学生已知植物繁殖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植物生殖的好奇心。
3.学生回答:邀请学生分享已知的植物繁殖方式,教师进行简要总结。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植物生殖方式:介绍植物生殖的两种主要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重点讲解有性生殖的过程。
-开花:展示植物开花的图片,讲解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传粉:介绍传粉的方式,如风媒、虫媒等,并展示相应的图片。
-受精:讲解受精的过程,包括花粉管的生长和受精卵的形成。
-果实与种子:展示果实和种子的图片,讲解其形成过程和功能。
2.植物生殖方式的比较:引导学生比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分析其优缺点。
3.学生互动:邀请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植物生殖方式的理解和看法。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实物观察:展示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植物生殖方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育种、繁殖等。
3.学生展示: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学生: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是什么?
2.提问学生:为什么植物需要通过生殖来繁衍后代?
3.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利用植物生殖的知识?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在植物生殖过程中,哪个环节是最关键的?
2.学生回答:受精。
3.教师提问:为什么受精是植物有性生殖的关键环节?
4.学生回答:受精使得植物能够产生新的遗传组合,从而增加生物多样性。
5.教师总结:受精确实在植物有性生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与植物生殖有什么关系?
2.学生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对于植物生殖有何影响?
3.教师总结: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