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川省宣汉中学高中地理 2.3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发布:2025-04-13约3.2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川省宣汉中学高中地理2.3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实录新人教版必修1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中地理2.3常见的天气系统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2年9月15日星期四下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包括对天气系统形成机制的理解、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将通过学习,提升地理实践力,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和空间思维素养。

三、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阶段,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基础各不相同。在知识层面上,部分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背景,对天气系统有一定的认识,但整体来看,他们对大气运动、气压带风带、气旋反气旋等概念的理解较为初步。在能力方面,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信息提取和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这在学习复杂的天气系统时尤为明显。

学生的素质方面,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好奇心,能够主动探索自然现象,但同时也存在依赖性强、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行为习惯上,课堂参与度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因为缺乏学习动力而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低的情况。

这些学情特点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以下影响: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其次,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探究精神,通过实验、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最后,针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差异,教师需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携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天气系统分布图、气压带风带图、典型气旋气旋发展过程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实验器材:准备风向标、气压计等气象观测工具,用于模拟和演示天气系统。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准备白板和马克笔,以便于学生互动和绘制天气系统图。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图片,如暴雨、台风、寒潮等,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天气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回顾旧知: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气压带和风带”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气压和风的关系,为学习本节课的天气系统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详细讲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天气系统的定义、形成机制和特点。

a.气旋:介绍气旋的形成条件、结构、气流运动特点等,并通过实例分析其影响。

b.反气旋:讲解反气旋的形成条件、结构、气流运动特点等,并举例说明其对天气的影响。

c.锋面:介绍锋面的类型、形成原因、特点等,通过实例分析锋面天气。

-举例说明: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天气系统的形成和特点。

-互动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a.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有何不同?

b.锋面天气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c.气旋、反气旋和锋面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a.选择题:考察学生对气旋、反气旋和锋面天气概念的理解。

b.判断题:考察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

c.完形填空:考察学生对气旋、反气旋和锋面天气特点的记忆。

-教师指导: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教室,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并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

4.总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气旋、反气旋和锋面天气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天气变化,提高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5.课后作业(约5分钟)

-布置以下课后作业:

a.阅读教材中关于气旋、反气旋和锋面天气的实例,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

b.收集一些天气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分析其背后的天气系统。

c.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短文,谈谈你对天气系统的认识。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大气科学基础》摘录:介绍大气的基本组成、大气层的结构以及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天气系统的物理基础。

-《天气与气候》节选:探讨不同气候类型下的天气系统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天气系统的影响,扩展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

-《气象灾害预警手册》摘要:讲解常见的气象灾害及其预警信号,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