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川省宣汉中学高中地理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发布:2025-03-04约2.9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川省宣汉中学高中地理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1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选自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材,主要围绕“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展开。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方向、周期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时差、五带划分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素养。学生将通过观察地球运动现象,提升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规律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分析地球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增强人地协调意识;同时,通过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提高综合思维能力,为理解更复杂的地理现象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方向:使学生理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公转是地球绕太阳做椭圆形轨道运动。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重点讲解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公转一周约为365.25天。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强调昼夜更替、时差、四季变化等地理现象。

2.教学难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学生难以理解地球在自转和公转过程中不同纬度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差异,需通过实际操作或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地球运动与太阳、月球的关系: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描述地球运动与太阳、月球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需要通过模型或实例进行讲解。

-地球运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理解地球运动如何导致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进而影响气候形成,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强化。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地球仪、教学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

-课程平台:学校地理教学平台、在线地理学习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地球自转和公转动画、地理现象图片集、地理知识科普视频

-教学手段:实物演示、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课堂提问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运动轨迹。

2.提出问题: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地球运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学生回答: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由发言,教师简要总结。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地球自转(5分钟)

-地球自转的概念和方向

-地球自转的周期和速度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差

-通过实例讲解地球自转对生活的影响

2.地球公转(10分钟)

-地球公转的概念和方向

-地球公转的周期和速度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

-通过实例讲解地球公转对生活的影响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5分钟)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共同作用

-地球运动与太阳、月球的关系

-通过实例讲解地球运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展示答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环节: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地球运动对生活的影响,每组派代表发言。

2.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点评,总结讨论成果。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启示?

2.学生分享观点: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球运动对生活的影响。

2.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

1.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在讲解地球运动对生活的影响时,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5.教学时间控制在45分钟内,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教学效果的达成。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方面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和速度。

-学生能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时差、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等。

-学生能够分析地球运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理解地球运动与太阳、月球的关系。

2.能力提升方面

-学生通过观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提升了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思维发展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