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发布:2025-04-16约3.3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教材章节: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

内容:本节课将学习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望天门山》。通过对这首诗的朗读、背诵和品析,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望天门山》,学生将提升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增强对自然景观的感知力和想象力,同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跨文化理解意识。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能够认读并理解一些简单的诗句。他们对诗歌有一定的基础认知,能够进行基本的诗歌朗诵和背诵。然而,对于古典诗歌的理解深度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诗歌学习有较高的兴趣,尤其对富有画面感的自然景观诗歌更感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来记忆诗歌。在学习风格上,学生既有喜欢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学生,也有依赖合作和讨论的学生。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理解古典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可能会遇到困难,尤其是对于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此外,对于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相对较弱。同时,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可能成为他们的挑战。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电子白板

-课程平台: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电子教材平台

-信息化资源:与《望天门山》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诗歌朗诵音频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山水画、天门山模型)、诗歌卡片、互动游戏软件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描绘山水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2.游戏互动:组织学生进行“猜诗游戏”,出示一些山水景物的图片,让学生猜出对应的诗句,活跃课堂气氛,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3.揭示课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说出他们所知道的山水诗,进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望天门山》。

(二)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1.朗读诗歌:教师范读《望天门山》,学生跟读,注意字音、节奏和停顿。

2.理解诗意:讲解诗句中的重点字词,如“天门”、“碧水”、“孤帆”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3.品析诗歌: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找出描写自然景色的句子,分析诗歌中运用到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夸张等。

(三)实践活动(用时20分钟)

1.诗歌朗诵: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望天门山》的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诗歌创作:鼓励学生根据《望天门山》的意境,创作自己的山水诗,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诗歌绘画: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望天门山》中的景象,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举例回答: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境美,如“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2.举例回答: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举例回答:学生讨论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所表达的不舍之情。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望天门山》中的重点诗句和意境。

2.学生分享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如朗诵、创作、绘画等方面的体会。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诗歌鉴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

用时:5+15+20+10+5=55分钟

六、知识点梳理

1.诗歌背景知识:

-《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描绘了诗人游历天门山时的所见所感。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自然风光秀丽。

2.诗歌内容解析: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描绘了天门山断开楚江的壮丽景象。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形容江水在此处回流,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第三句:“两岸青山相对出”,描绘了两岸青山对峙的景色。

-第四句:“孤帆一片日边来”,描述了一叶孤帆从日边驶来的景象。

3.诗歌修辞手法:

-对仗:如“天门中断楚江开”与“两岸青山相对出”。

-比喻:如“碧水东流至此回”中的“碧水”比喻江水清澈。

-夸张:如“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相对出”夸张了青山的雄伟。

4.诗歌意境分析:

-诗歌通过对天门山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诗歌中透露出诗人游历山水的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