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1561-2012 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docx
ICS65.150B5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1561—2012
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
2012-07-03发布2012-07-15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13/T1561—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省水产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穆珂馨、赵振良、孙桂清、郑向荣、吴新民、赵春龙、王六顺。
1
DB13/T1561—2012
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循环水处理、苗种放养、养殖管理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生产方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SC/T0004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
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
指利用机械、生物、化学、自动控制、工程控制和企业管理等现代技术装备起来的车间,进行水生动植物集约化养殖生产方式,对使用过的养殖水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后,其水质符合无公害健康养殖的水质标准,对净化后的水反复再利用进行养殖生产。
4环境条件
4.1养殖场地
应符合GB/T18407.4的规定,且海水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电力充足。4.2水源水质
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4.3养殖水质
应符合NY5052的规定,且溶解氧8~10mg/L,pH值7.5~8.5之间。
5循环水的处理
2
DB13/T1561—2012
5.1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设施配置
砂滤池生物滤池紫外线消毒微粒机循环水泵养鱼池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设施配置见图1。
砂滤池
生物滤池
紫外线消毒
微粒机
循环水泵
养鱼池
配水池
蓄水池
水源
图1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设施配置图
图中“养鱼池→微粒机→循环水泵→砂滤池→生物滤池→紫外线消毒”形成内循环部分。每2h循环一次。在循环次数增加的前提下,可进一步提高水质净化水平。
5.2水质日常指标
5.2.1水温
半滑舌鳎适宜温度14℃~24℃、褐牙鲆生长适宜温度14℃~23℃,石斑鱼生长适宜温度22℃~25℃。大菱鲆生长适宜温度14℃~17℃,尽量保持水温相对稳定。
5.2.2盐度
保持相对稳定,日变化不超过0.001。根据季节不同,控制在1.010~1.024。5.2.3水位
鲆鲽鱼类水位保持在400mm,石斑鱼水位保持在600mm。
5.2.4DO
DO维持在8~10mg/L。低于8mg/L时,需加大充气量;大于10mg/L时需减少充气量。
5.2.5无机氮
NH3-N<0.5mg/L,NO2-N<0.2mg/L,NO3-N<0.2mg/L。如指标过高,需加大循环量。5.2.6pH
维持在7.5~8.5之间,低于7.5,高于8.5,需加大循环量。
5.2.7浊度
养殖用水应清澈见底,无明显悬浮物,悬浮物含量<10mg/L。如出现浑浊,需调节投饵量或加大循环量。
5.3原水处理
5.3.1沉淀池
3
DB13/T1561—2012
养殖面积与沉淀池面积配套比为1:1,沉淀池分为2级。
5.3.2砂滤
原水经过水处理车间2次砂滤后调配使用。清水池每半月刷池消毒1次。
5.4生物填料
生物填料:一级生物滤池为砂石材料,沙层厚度30cm~50cm,卵石厚度20cm;二级生物滤池为立体生物填料和PVC生物环,尽量增大二级生物滤池的填料数量。
5.5紫外消毒
紫外线消毒器为筒式结构,外壁为聚乙烯塑料管,直径400mm,筒内安装16只75瓦紫外线灯管,使用长寿灯管,以9000h~12000h为宜,灯管长度1540mm,灯管外套直径25mm的石英管,除灯管外,镇流器是紫外线效能的关键控制点,应注意其匹配适当。
紫外线消毒器的上部安装检查口,端侧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一般管径200mm,一端连接供水槽,一端连接养鱼池供水管道,一个养殖系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