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古诗三首塞下曲》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docx
22《古诗三首塞下曲》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古诗三首·塞下曲》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1月1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古诗的世界,感受那独特的韵味。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三首·塞下曲》的世界,领略诗人笔下的壮美景色吧!???????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目前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基础,能够识别和阅读一些简单的古诗,对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对古诗的意象、情感以及表达方式有所了解,能够进行基本的古诗解读。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四年级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较高,他们喜欢通过声音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对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物情感的诗歌尤为感兴趣。在能力方面,他们具备一定的文字理解和分析能力,但独立解读古诗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喜欢通过朗读来体会古诗的韵味,而另一些学生则更倾向于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来表现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古诗三首·塞下曲》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对古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理解困难;二是对于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意象和情感把握不准;三是将古诗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心境。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教师需要引导他们通过多种方式解读古诗,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四、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实物教具(如地图、模型等)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网络上的古诗教学视频、电子课本、古诗朗读音频
-教学手段:黑板、粉笔、PPT课件、古诗卡片、绘画工具(彩色笔、水彩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古诗《塞下曲》。在上课之前,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站在辽阔的塞外,眼前是连绵起伏的雪山,耳畔是呼啸的北风,感受一下那种豪迈与壮阔。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的世界。
(学生)老师,我已经感受到了边塞的壮阔,期待学习这首诗。
二、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自主朗读:
(老师)请同学们拿出课本,自由朗读《塞下曲》,注意读准字音,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小组交流:
(老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朗读的感受,分享自己觉得最美的诗句。
3.全班分享:
(老师)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一下你们的朗读感受?
(学生)我们小组觉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这句诗写得特别有气势。
(老师)很好,这句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的夜晚,既神秘又充满战争气息。
三、深入探究,品析诗意
1.诗句分析:
(老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首诗。首先,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意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2.意象解读:
(老师)请同学们分享你们找到的意象和自己的解读。
(学生)我找到了“月黑雁飞高”,我觉得这句话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雁群的高飞,很美。
(老师)很好,这个意象既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又暗示了战争的残酷。接下来,还有哪位同学找到了意象?
(学生)我找到了“孤城落日斜”,这句话让我想到了边塞的孤独和落日的余晖。
(老师)这句话通过“孤城”和“落日”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边塞的荒凉。
3.诗句赏析:
(老师)接下来,我们来赏析一些诗句。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诗句,谈谈你们的赏析。
4.学生赏析:
(学生)我最喜欢的是“雪上空留马行处”,我觉得这句话很有意境,通过“马行处”这个意象,展现了塞外雪地的空旷和荒凉。
(老师)很好,这句话通过简洁的语言,表现了边塞的荒凉和诗人内心的孤独。还有哪位同学想要分享?
(学生)我喜欢“单于夜遁逃”,这句话让我想到了战争的残酷,单于的失败和逃亡。
(老师)这句话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边塞的紧张局势,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诗人的情感:
(老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边塞风光的热爱和对战争的思考,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分享:
(学生)我觉得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边塞的壮美和战争的残酷,诗人对国家的忧虑让我感到很感动。
(老师)很好,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风光,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和对战争的反思。接下来,让我们再次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人的情感。
3.朗读诗歌:
(老师)请同学们再次朗读《塞下曲》,这次要尽量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五、总结全文,巩固提升
1.课文主旨:
(老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塞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