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9 短诗三首繁星(一五九)(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docx

发布:2025-04-25约3.8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9短诗三首繁星(一五九)(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繁星(一五九)》为载体,通过朗读、品析、创作等环节,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结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理解诗歌意象,增强语言感知力。

3.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表达情感,提高文学创作能力。

4.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过渡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在知识层面,学生对诗歌的基本形式和表达手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诗歌的深层含义和情感把握尚需引导。在能力方面,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初步的品析能力有所展现,但缺乏深入的分析和创意性的表达。在素质方面,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待激发,同时,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行为习惯上,四年级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但有时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和调整。对课程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知识基础:学生对诗歌的基本知识和表达手法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对诗歌的深层理解不足。

2.能力水平: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初步品析能力尚可,但深入分析和创意表达的能力较弱。

3.思维方式:学生的思维较为具体形象,对抽象的诗歌意境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4.学习兴趣: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诗歌产生抵触情绪,需要教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诗歌文本。

2.课程平台: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电子版。

3.信息化资源:网络诗歌赏析视频、诗歌创作软件。

4.教学手段: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绘画、音乐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播放一段与星空相关的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描述画面,激发他们对繁星的认识和兴趣。

-回顾旧知:提问学生关于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诗歌的形式、韵律等,回顾已学过的诗歌作品。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讲解《繁星(一五九)》的背景、作者及诗歌的创作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举例说明:选取与《繁星》风格相似的诗歌作品,如《静夜思》,让学生对比阅读,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就《繁星》中的意象、情感进行探讨,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3.朗读与品析(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全班学生齐读《繁星(一五九)》,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互动交流:选取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朗读感受,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4.情境体验(约1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诗中的星空之下,感受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教师指导: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如“繁星点点”、“寂静无声”等,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情感。

5.创意表达(约20分钟)

-学生活动:以《繁星(一五九)》为灵感,创作一首自己的小诗,要求体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的创作,给予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诗歌创作能力。

6.总结与拓展(约5分钟)

-学生活动:分享自己的创作,互相评价,总结诗歌创作的心得体会。

-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欣赏和创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7.作业布置(约2分钟)

-学生活动: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阅读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并尝试用简短的文字进行赏析。

8.教学反思(课后)

-教师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诗歌欣赏能力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意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欣赏诗歌的美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2.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创作,通过朗读、品析和创作,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文化素养得到拓展:通过对《繁星(一五九)》的学习,学生对星空、自然现象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传统文化和诗歌有了更浓厚的兴趣,文化素养得到拓展。

4.创造力与想象力发展:学生在创作自己的诗歌时,充分发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