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练(湘教版)课时作业14 海水的运动.pdf

发布:2025-04-13约6.0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时作业14海水的运动(分值:59分)

授课提示:对应课时作业27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2024·广东深圳月考]蛇口港位于广东省深圳市蛇口半岛南端,是华南地区重要的集散中

心和中转口岸。下图为2023年12月21日潮汐曲线图。据此完成1~2题。

1.从潮汐运动的规律出发,大吨位轮船进蛇口港卸货的最佳时间是()

A.6时B.10时C.14时D.19时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吨位船舶进出港口应选择涨潮时或潮位较高时。结合图中

信息可知,6时和10时虽然处于涨潮时刻,但潮位较低,而14时处于潮位较低时刻,不适

合入港,19时潮位较高正处于涨潮时刻,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答案:D

2.深圳台风多发易形成风暴潮,能减缓风浪对海岸侵蚀的工程措施有()

①修建海堤②放置消波块

③种植海岸防护林④加强对风暴潮的监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风来临可能会引发风暴潮,强风浪对海岸侵蚀具有一定影

响,可以修筑海堤和放置消波块,从而减少海岸侵蚀,①②正确;种植海岸防护林属于生物

措施,加强对风暴潮的监测属于预防措施,排除③④。故选A。

答案:A

[2024·全国专题练习]石沪是一种利用潮汐捕鱼的设施(如图)。福建澎湖县渔民以当地丰

富的玄武岩及珊瑚礁为材料,在潮间带修砌两道圆弧形堤坝,从浅水处一路延伸至深水处,

在深水处尽头向内做成弯钩状。据此完成3~4题。

3.石沪捕鱼区的海域()

A.低潮位高于石沪B.海底地形呈现缓斜特点

C.处于风浪小的海湾内D.海底多淤泥,营养物质多

解析:若石沪捕鱼区低潮位高于石沪,则石沪始终被海水淹没,鱼群出入自由,鱼难以

被捕获,A项错误;海底缓斜有利于石沪堤坝的修砌及向海延伸,且利于捕鱼,B项正确;

风浪小,涨潮时海水难以带鱼群进入石沪,不利于捕鱼,C项错误;海底淤泥多,不利于石

沪堤坝修砌和维护,D项错误。故选B。

答案:B

4.下列时间石沪捕鱼量最多的可能是()

A.农历初四B.农历初七

C.农历十一D.农历十五

解析:鱼群受潮水强弱的影响显著,所给选项中农历十五潮水水位高,较多的鱼群会顺

着潮水游入石沪,D项正确,排除A、B、C。故选D。

答案:D

[2024·浙江宁波练习]辽河口的潮间带,一条条潮沟犹如生长在海滩上的参天大树,其主

干朝向大海,枝杈朝向陆地。潮沟穿梭在大面积红色碱蓬中,如同一片红色森林。据此完成

5~6题。

5.影响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是()

A.海浪B.潮汐C.洋流D.河流

解析:据材料可知,该地貌形成于潮间带,主要是受潮汐的影响,是潮水在上涨、回落

过程中对海滩侵蚀形成的一种潮间带地貌,B正确;该地貌形成与海浪、洋流、河流无关,

A、C、D错误。故选B。

答案:B

6.观察该地貌“森林形态”最适宜的视角是()

A.在潮间带上空俯视

B.乘船在海面上,从主干向树枝方向看

C.站立在潮间带,从树枝向主干方向看

D.沿潮沟行走,领会“大树”形态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要观察该地貌“森林形态”即要看到大面积的潮沟,最适宜的视

角为在潮间带上空俯视,A正确;乘船在海面上,从主干向树枝方向看、站立在潮间带,从

树枝向主干方向看、沿潮沟行走,领会“大树”形态均无法大面积观看到潮沟的森林形态,

B、C、D错误。故选A。

答案:A

[2024·福建莆田质检]潮汐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有规律的涨

落现象。人类通过长期探索,现在许多国家在海湾或河口修筑拦潮大坝,修建潮汐能发电站

(利用大坝内外涨、落潮时的水位差来发电),实现对丰富潮汐能的开发利用。据此完成7~8

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