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练(湘教版)课时作业7 风成地貌.pdf
课时作业7风成地貌(分值:83分)
授课提示:对应课时作业13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现泛指河湖沉积物所形成的地
面,经风化及侵蚀作用形成相间排列的土墩和凹地(沟槽)地貌组合。读某地雅丹地貌景观图,
完成1~3题。
1.塑造该地貌的主要动力是()
A.风B.海浪C.流水D.生物
解析:由图可知,该地沙漠、戈壁广布,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具有陡壁的小山
包”由风力侵蚀而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A
2.该图片最可能拍摄于()
A.西欧平原B.甘肃敦煌
C.云南大理D.亚马孙平原
解析:风蚀地貌多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选项中的四地只有甘肃敦煌地处西北内陆
地区,气候干旱,B正确;西欧平原是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A错误;云南大理地
处云贵高原,该地区石灰岩广布,以岩溶地貌为主,C错误;亚马孙平原地处热带雨林气候
区,以流水作用为主,D错误。故选B。
答案:B
3.图示地貌区盛行风向为()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解析:根据指向标判断,图中雅丹地貌组合呈西北—东南走向,该地区地处我国西北非
季风区,所以当地盛行风向是西北风而不是东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答案:B
[2024·河北石家庄期中]比拉大沙丘长3000米,宽500米,高114米,是欧洲最大的海
岸沙丘。该沙丘是在距海岸线约1千米的沙洲影响下形成的。落潮时,海风将沙洲沙子吹上
海岸,沙子逐渐堆积,每年大致以5米的速度向内陆移动。下图示意比拉大沙丘的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4~5题。
4.该海岸沙丘的主要成因是()
A.流水堆积B.风力堆积
C.海浪堆积D.冰川堆积
解析:材料信息“落潮时,海风将沙洲沙子吹上海岸,沙子逐渐堆积,每年大致以5
米的速度向内陆移动”表明,该海岸沙丘的主要成因是风力堆积,该海岸沙丘不是流水堆积、
海浪堆积、冰川堆积形成,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答案:B
5.根据比拉大沙丘的发展趋势,判读该地盛行风向是()
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
解析:读图并结合指向标可以看出,比拉大沙丘从西部海岸线向东部内陆扩张,可判断
该地盛行偏西风,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答案:C
[2024·云南昆明月考]鄯善库木塔格沙漠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城南,是世界上唯
一与城市相连的沙漠,有我国“旱极”之称。该沙漠风沙活动强烈,沙丘流动性大。下图示
意2003~2013年鄯善库木塔格沙漠沙丘运移状况。据此完成6~7题。
6.鄯善库木塔格沙漠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A.偏西风B.偏东风C.偏南风D.偏北风
解析:据图可知,鄯善库木塔格沙漠地区的沙丘坡度西缓东陡,且沙丘自西向东运移,
可推知该地区的主导风向是偏西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A
7.推测与沙丘运移速度大致呈负相关的因素有()
①盛行风向②风沙来源
③沙丘高度④沙丘宽度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在同样的风力环境和时间下,沙丘高度越高,沙丘宽度越大,需要搬运更多的沙
粒才能使沙丘移动,导致沙丘运移速度越慢,即沙丘运移速度与沙丘高度、宽度大致呈负相
关,③④正确。盛行风向主要影响沙丘的形态,风沙来源主要影响沙丘的发育程度,①②错
误。故选D。
答案:D
[2024·江苏质检]运用等高线地形图是分析地貌的常见方法,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典型地貌
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等高距为0.2m,虚线表示2021年情况,实线表示2022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