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练(湘教版)课时作业4 地球的圈层结构.pdf
课时作业4地球的圈层结构(分值:7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2024·安徽亳州月考]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15时许,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连续发生
多次地震,最强达7.4级,地震引发5米海啸。当地时间1月2日10时,日本气象厅解除
石川县能登半岛地震后的全部海啸预警。下图为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与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所在圈层,在图中对应的字母是()
A.AB.BC.CD.D
解析: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此次地
震震中位于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近岸海区应属于大陆地壳,且震源深度30千米,震源应位
于地壳,对应图中的深度可以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图中对应的字母是A(地壳),A正
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A
2.此次地震发生后,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向下经过莫霍面时发
生的变化是()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解析:据材料可知,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30千米,位于地壳,故地震波向下传播,
则要经过莫霍面,经过莫霍面时,横波和纵波的波速都明显加快,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答案:A
[2024·河南联考]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该井采用我国自主研制的深井自动化钻机,预计完井周期457天,目标深度11100米。开
钻以来,已采集获取8000多份地下岩石样品。下表为深地塔科1井钻探进度表。据此完成
3~4题。
时间2023.5.302023.8.272023.10.252024.2.17
进度(米)开钻600080009969
3.深井钻探进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变化,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地层深处()
A.低温高压、冻土深厚B.高温高压、岩浆活动
C.低温高压、地震多发D.高温高压、岩性多变
解析:地层深处,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和压力逐渐升高;由于地层深处,岩性多变,
导致深井钻探进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进度变慢,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答案:D
4.研究采集获取的岩石样品,可以()
①准确预报地质灾害的发生②绘制万米深层地质剖面图③揭示地球板块运动的规
律④为工程决策提供地质依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研究采集获取的岩石样品,可以绘制万米深层地质剖面图,为工程决策提供地质
依据,②④正确;不能准确预报地质灾害的发生,也不能揭示地球板块运动的规律,①③错
误。故选C。
答案:C
[2024·湖南高一下开学考试]下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
面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为()
A.地表B.软流层
C.莫霍面D.古登堡面
解析:甲在地下,所以不是地表,A错误;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
在80~400千米,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甲的深度不符合,B错误;地壳
最下部为莫霍面,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高山、
高原地区地壳最厚处可达70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古登堡面在地
球内部,深度约2900千米。对照图可知甲为莫霍面,C正确;古登堡面的厚度位于地下2900
千米处,不符合深度,D错误。故选C。
答案:C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
B.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C.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距离呈正比
D.山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