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练(湘教版)课时作业10 大气受热过程.pdf

发布:2025-04-12约6.8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时作业10大气受热过程(分值:6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2024·江苏盐城练习]2023年11月26日我市的天气状况为:雾,最低气温8℃,最高气

温12℃,昼夜温差小。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这一天,辐射③最强的时间是()

A.日出前后B.正午时分

C.午后2点D.子夜时分

解析:读图可知,③为大气逆辐射,其强弱与气温直接相关,气温越高则该辐射越强。

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所以大气逆辐射最强的时间是午后2点,C正确;日

出前后、正午时分、子夜时分气温都不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大气逆辐射不是最强的

时候,A、B、D错误。故选C。

答案:C

2.该市这一天昼夜温差小的原因是()

A.①弱③强B.①强④强

C.②弱③弱D.①强③强

解析:由材料可知,2023年11月26日我市的天气状况为雾,雾使得大气对太阳辐射

的削弱作用增强,使得①太阳辐射减弱,白天温度不会太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增强,即③大气逆辐射增强,夜晚温度不会太低,故昼夜温差小,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答案:A

[2024·湖南长沙开学考试]在我国古诗词或谚语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

的诗句。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高处不胜寒”是因为随高度增加()

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减弱

解析:读图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对太阳辐

射的削弱作用。地面辐射是大气增温的主要的直接来源,海拔越高,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②)

越少,因此海拔越高,气温越低,B符合题意;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①)可能越强,因此“高处不胜寒”与①减弱无关,排除A;“高处

不胜寒”与大气逆辐射(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④)关系不明显,排除C、D。故选

B。

答案:B

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白天①弱,夜晚②弱B.白天④强,夜晚②强

C.白天①强,夜晚③强D.白天④弱,夜晚③弱

解析:“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指昼夜温差大,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温

带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④)比较弱,到达地面的

太阳辐射(①)强,地面获得能量多,地面辐射(②)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多,气温高;晚

上大气逆辐射(③)比较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损失的能量多,降温速度和幅度

较大,近地面气温低,从而导致昼夜温差大;与太阳辐射①关系不大,综上所述,D正确,

A、B、C错误。故选D。

答案:D

[2024·福建漳州质检]中国空间站位于距离地面约400km的太空环境中,空间站表面温

度最高可达150℃以上,在背阳面温度最低可达-100℃以下。为保证航天员有适宜工作和

生活的空间站环境,需要进行温度控制。2022年5月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为中国空间

站提供补给,其货物舱和推进舱的“外衣”(如图)分别设计为灰色和白色。推进舱内的主要

设备需要更低的环境温度。据此完成5~6题。

5.空间站向阳面与背阳面温度差异悬殊的原因是()

A.空气密度小B.云层反射强

C.臭氧含量高D.水汽含量少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空间站位于距离地面约400km的太空环境中,由于此处大

气密度较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保温作用都很弱,导致空间站的向阳面和背阳

面的温差悬殊,A正确;此处由于大气稀薄,云层的反射较弱,B错误;与臭氧和水汽的含

量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

答案:A

6.与货物舱的灰色“外衣”比,推进舱的“外衣”设计为白色能更好()

A.吸收太阳辐射B.反射太阳辐射

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