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案:高中化学《碱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pdf

发布:2021-11-04约4.2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案精选:高中化学《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中化学《碱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 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运用 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了解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及递变规 律,为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 2.使学生了解焰色反应,并能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钾、钠 及其化合物。 3.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教学重点 的性质以及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模式的训练。 ●教学用具 第一课时:投影仪、铁架台 (带铁圈 ) 、石棉网、酒精灯、 烧杯、玻片、水、金属钠、钾、酚酞溶液。 第二课时:投影仪、酒精灯、装在玻棒上的铂丝, Na 2 CO 3、CuSO 4、KCl 、BaCl 2、CaCl 2溶液蓝色钴玻璃。 ●课时安排 共 2 课时 第一课时:的原子结构和碱金属的性质。 第二课时:焰色反应及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的家庭成员有哪些 ?为什么把它们称做碱金 属? [引言]本节课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 [板书]第三节 [讲解]人们把锂、钠、钾、铷、铯等叫做碱金属,并 把它们放在一起研究,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 系。这种内在的联系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将从它们的结构特 征和性质等来进行探讨。 [板书]一、的原子结构 [教师]首先,我们来分析在原子结构上的差异。 [投影] [学生分析总结] [板书]相同点: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 不同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多,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 逐渐增大。 [讲解]根据在原子结构上的特点,我们可进行如下分 析:由于元素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 关,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因此它们应该具有相 似的化学性质,由此可推知它们也应该像碱金属的代表物钠 一样,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 +1 价的阳离子, 并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元素及水发生化学反应。 现在,我们用实验来证明这个推测。 [板书]二、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 2— 9]取 N a、K 同时放在石棉网上灼烧。 [演示实验 2— 10]Na、K 分别与水反应。 [讲解]实验证明, Na、K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K 比 Na 更容易燃烧, K 与水反应比 Na 与水反应更剧烈,说明 K 的金属性要比 Na 强。 元素的结构决定了元素的性质。如果说 K 与 Na 的化学 性质相似是由于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而引起的,那么 K 比 Na 性质活泼又应该怎样解释呢 ?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元素金属性的强弱,是由元素原子失电子 能力的难易程度决定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 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也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 引力逐渐减弱。因此,的原子失去最外电子层中电子的能力 逐渐增强,也就是说从锂到铯,它们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所 以, K 与 O 2及水反应时要比 Na 剧烈。 综合上述实验及分析,我们可得出碱金属的以下性质: 点燃[板书] 1.与非金属的反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