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高中化学《碱金属》教学设计.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案精选:高中化学《碱金属》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中化学《碱金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性质的异同,能够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理解它
们性质上的差异和递变规律,为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
础。
了解焰色反应的操作及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总结、推理及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培养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
主义思想。
教学建议
碱金属知识结构网络图
在学习完全章后应该指导学生总结出本章内容的知识
网络图。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族,关键是熟悉自
然族的学习方法。每一族重点掌握代表物质的性质,其他元
素的性质可以利用相似性和递变性的规律加以掌握。培养学
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形成知识结构的网络可以把
分散的内容统一起来。为以后学习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族 卤
族铺平道路,使得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 “水到渠
成 ”。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包含两个主要内容:的原子结构及其单质的性
质、焰色反应。其中前一部分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
点。
第一部分内容中,先由两张表格切入,让学生通过表中
提供的数据等信息的分析,总结归纳出的原子结构的特点。
为后面学习它们的化学性质打好基础,因为结构决定性质,
通过总结结构的相同点和递变性,完全可以大胆的预测其化
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然后利用实验事实验证推测的正
确性,这样的学习顺序是对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的培养。教材在重点介绍了钠的有关知识之后,由个别到一
般,进一步归纳出碱金属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以及与核
外电子排布的关系,从知识基础、科学方法等方面为介绍元
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等打基础,使将来元素周期律的引出
能够做到 “水到渠成 ”。
第二部分内容中,主要介绍了钠和钾的焰色反应,以及
它的正确操作和应用。
阅读材料 “金属钾的发现 ”,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进行化学史的教育。
教学建议
高一第二章第三节的编写,采用了化学学习中使用较多
的科学方法模式,即通过实验和观察,将实验现象和数据等
资料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并根据这些规律性的知
识,进一步对一些物质的性质作出推论和预测,当这些推论
和预测经过多次论证后,便可将其中的正确部分上升为理
论。这种科学方法模式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自学能力。因此在这一节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能
力。
1.碱金属单质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原子结构的特点,可以
让学生以教材中的两个表格为主要依据,结合前面学过的钠
的有关性质,运用对比的方法通过自学、讨论的方法掌握这
部分知识。建议从相同点和递变性两方面指导学生总结出规
律。
2.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可以让学生结
合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去思考,利用规律大胆推测,
然后用实验加以验证。此处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
佳时机。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以上
分析可以看出,此处的实验尤为重要。要做好钾在空气中燃
烧以及钾和水反应的实验。可以事先复习钠的有关的实验现
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标出电
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再通过讲解或者阅读,从反应发生的
条件,反应的剧烈程度以及生成物等方面比较 Li 、Na、K 、
Rb、Cs 与氧气反应,与水反应的不同,从而得出结论: “碱
金属的金属性都很强,是强还原剂,而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
大而逐渐增强 ”的结论。从知识基础、 科学方法等方面为介绍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等打基础。
3.在自然界的存在,可以结合它们的化学性质让学生自
然地得出结论。此外还应涉及药品的保存,例如:钠和钾应
保存在煤油里,锂保存在石蜡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