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比较文学专题研究文学院汉语言文学(非师)专业2020级、2021级和2022级专业课程教学大纲.pdf
五邑大学本科教学
《比较文学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比较文学专题研究
课程名称
MonographicStudyonComparativeLiterature
课程代码0319023课程性质选修
开课院部文学院课程负责人王则蒿
课程团队王则蒿、王兰、周颖
授课学期6学分/学时2/32
理论实验实训
3200
学时学时(含上机)
课内学时32
实习0其他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授课语言中文
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批评史、文学概论、美学概论、西方文论
知识要求:掌握世界文学发展史的主要脉络,掌握文学流派、思潮及其代表
性作家、作品相关常识,掌握东西方文学理论和美学理论的大致发展脉络和
对先修的
相关常识,理解文学与文艺理论的互动关系。
要求
能力要求:具有运用文艺理论分析文化文本的一般能力,中学语文教学文本
分析能力。
素质要求:理解文学与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形成基本人文理念和跨文化视野,
培养思辨精神和创新意识。
毕业论文
知识支撑:具备与当代世界文学趋势同步的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
能力支撑:具备用汉语分析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现象的能力,提升汉语
对后续的
言师范教学技能和素质教育能力。
支撑
素质支撑:具备广阔且与时俱进的文化视野;具备比较文学及跨文化研究的
能力;能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熟练运用当代文
艺理论和文化理论对文学与文化现象进行具有反思性、批判性的分析。
课程思政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的原理,运用于具体文
设计本的具体分析;通过学科理论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客观、宽容和科学
1
的全球性文化视野;帮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立场,增强文化自信,
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1、通过自由阅读、互动研讨、平时作业进行比较文学的思维与方法训练,
培养学生形成比较视域和跨学科、跨文化思维的习惯,激励学生刻苦钻研、
独立思考,指导学生掌握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基本技术,培养交叉学科意识
创新创业
和相关领域的科研兴趣;
教育设计
2、通过互动讲授,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内容生产相结合,努力将文学知
识转化为信息传播与内容生产技能,以适应不断迭代更新的新媒体时代的需
要。
课程定位:比较文学是教育部规定全国高校中文系教学计划主干课程之一,
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对于中文本科各专业的学生而言,都是一门非常重
要的学科整合理论课。本课程是比较文学学科的入门课程,具体教学目标,
是通过课堂讲授与研讨,普及比较文学的跨界性和对话性的研究理念,开设
时间为三年级第二学期。主要教学内容是系统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