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拖拉机底盘构造与理论课件:工作装置.pptx
拖拉机工作装置;拖拉机动力输出方式;1.牵引动力输出
对牵引动力输出的要求:
拖拉机牵引点在一定范围内可实现高度调节和左右横向调节。
为防止机组作业时的短期过载而损坏拖拉机或农机具,应该设置
安全装置,一旦作业时出现过载情况能及时解除连接。
为更好的满足农艺要求、提高作业质量和经济性,应能够实现农机具
作业深度、相对位置或牵引力的自动调节。
;2.旋转动力输出
定义:拖拉机通过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皮带轮装置输出旋转动力,
带动农机具完成固定作业,这种动力输出方式称为旋转动力输出。
特点:拖拉机只提供旋转动力
应用:适用于各种固定作业
拖拉机带动水泵进行灌溉与排涝作业
拖拉机带动各种脱粒机、磨米机、清选机等进行固定作业;3.牵引与旋转动力同时输出
定义:拖拉机通过牵引装置和旋转动力输出装置同时与农机具连接
特点:拖拉机既提供牵引力,又提供旋转动力
适应:
拖拉机进行旋耕作业
背负式联合收获机收获作业
植保机械田间作业;4.液压动力输出
定义:拖拉机通过液压系统输出动力,带动农机具完成作业,这种
动力输出方式称为液压动力输出
特点:拖拉机提供液压动力
适应:
液压式林木修剪机通过液压传动带动修剪机械运转
液压式机引犁通过液压系统与起落机构控制犁的起落与耕深
利用液压悬挂装置升降农具
利用液压举倾机构进行运输作业中自卸;5.综合动力输出
在许多情况下,拖拉机机组作业不仅仅需要一种或两种动力输出方式,
而是既需要牵引动力完成机组的移动,又需要旋转动力驱动农机具运转,
同时需要液压动力进行农机具的起落、工作深度调整与相对拖拉机的
位置调整等。
;第一节牵引装置;第一节牵引装置;组成:牵引杆、轴销、牵引销、农机具辕杆
特点:因为牵引杆可以横向摆动,挂接农机具比较方便。工作中牵引杆也可以左右摆动。
倒退时:必须将定位销插入牵引杆和牵引板的孔中,牵引杆便不能再摆动。;摆杆式牵引装置
摆动中心:在驱动轮轴线之前,当农机具工作阻力的方向与拖拉机的行驶方向不一致时,迫使拖拉机转向的力矩较小,即拖拉??的直线行驶性较好。
转向时:因农机具而产生转向阻力矩也较小,使拖拉机能比较容易的转向。
应用:大功率拖拉机上。;第二节动力输出装置;同步式动力输出轴用来驱动那些工作转速需适应拖拉机行驶速度的农机具:如播种机、施肥机等,以保证播量均匀。
;非独立式动力输出轴:
没有单独的操纵机构
传动和操纵都通过主离合器进行
主离合器分离时,动力输出轴随之停止转动;
主离合器接合时,动力输出轴同时旋转。
特点:
这种形式的动力输出轴结构简单,但在拖拉机起步时,须同时克服拖拉机起步和农机具开始工作这两方面的工作阻力。
发动机负荷较大,拖拉机停车换挡时,农机具也须随之停止工作。;可实现分离主离合器时不停止动力输出轴,
同时改善了拖拉机起步时发动机负荷过大现象。;独立式动力输出轴
1—主离合器2—副离合器3—副离合器踏板4—主离合器踏板5—变速箱第二轴6—动力输出轴;拖拉机的动力输出皮带轮是一个独立的部件,可根据农田作业需求安装。
大部分拖拉机用后置动力输出轴带动皮带轮驱动农机具,诸如发电机、排灌机械、脱粒机等,进行各项固定作业。
少数拖拉机采用侧置的动力输出轴或将主传动系的横轴伸出壳体以外,带动侧置的皮带轮。;第三节液压悬挂装置装置;;;;提升轴;;;第四节液压举倾装置;直推式液压举倾装置简图
(a)中置油缸直推式(b)前置油缸直推式
1—车架2—车厢3—举倾油缸;一些自卸汽车上,举倾油缸与车厢底架之间通过连杆机构连接,
称之为连杆组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