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拖拉机学(第2版)课件:拖拉机工作装置.pptx
汽车拖拉机学;拖拉机工作装置
第一节牵引装置
第二节动力输出装置
第三节液压悬挂装置;动力输出装置组成原理
液压悬挂装置组成原理
;掌握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的变速原理
掌握拖拉机作业耕深控制原理
掌握拖拉机电液提升器的控制原理
;1.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的变速原理与实践
2.拖拉机作业耕深控制原理与实践
3.拖拉机电液提升器的控制原理与实践
;扎根“三农”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使命担当
工匠精神;“耕读教育”思政点映射表;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3)整体式液压系统
在整体式液压系统中,全部液压元件组成一个整体提升器,每个元件均不能独立使用,如图15-15c所示。整体式液压系统结构紧凑,油路短,密封性好,力调节、位调节传感机构布置方便;但液压元件不易做到“三化”,拆装不方便,布置受拖拉机总体结构的限制。;41;42;43;44;45;46;47;48;而力调节是以农机具的牵引阻力变化为传感信号,使牵引阻力保持不变。位调节时,如地面平坦,而土质变化较大,同时耕深还是均匀一致的,只是牵引阻力变化大,使发动机负荷波动。如地面起伏不平,则随着拖拉机的倾斜起伏,会使耕深很不均匀。位调节一般用于要求保持一定离地高度的农机具,不太适宜于耕地。采用位调节时,也有减小农机具阻力和使拖拉机驱动轮增重的作用。;50;51;力位综合控制是将力控制弹簧或负荷控制轴的变形量和位置控制凸轮转角的变化量,同时作为自动控制的输入信号,以达到力位综合控制耕深的目的。显然,负荷选择臂的位置不同,使两种输入信号按照不同的比例,各自对操纵机构起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负荷选择臂的位置,可使耕深自动控制的适应性提高,作业质量得到保证,这是该种控制法的最大优点,目前得到广泛应用。采用力位控制法时,耕深变化情况介于力调节方法和位调节方法之间。;53;54;2024年10月10日;56;2024年10月10日;58;59;60;61;62;63;64;65;66;67;68;2024年10月10日;70;71;72;73;74;75;76;77;78;此外,上拉杆连接板上有三个连接孔。使用力调节时,上拉杆前端一般都连接在中间的连接孔上。只有??行轻负荷作业时可用下孔连接。若进行特重负荷作业时,上拉杆前端应连接在下孔上。使用位调节或高度调节时,上拉杆前端应连接在下孔上,切勿将上拉杆连接板孔当作牵引挂接板使用。;8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