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教案2中图版必修2.doc

发布:2025-04-10约1.37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2-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理解环境承载力、合理人口容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实力目标:通过阅读和分析各类图表,对比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的不同。

3、情意目标:相识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深刻理解实施安排生育和环境爱护的重大意义,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重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合理人口容量

难点: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的区分

教学过程:

【导入】:学生通读课文,分析探究里面的图表并回答问题。来引出环境承载力的含义。

【提出问题】:地球的承载力有极限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引入新课。

【板书】:环境承载力

【师生总结】:环境承载力的定义

【探讨】:达到环境承载力时,人口数量怎样?假如超过了这个数值,后果会怎样?此时人均消费水平怎样?

【结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环境承载力是个警戒值,它把人均消费水平压缩到最低,因此只考虑人的生存。

【活动一】:写出自己生存所须要的自然条件并相互沟通

【引导】:引导学生写出阳光、空气、土地、淡水等自然条件

【板书】:影响因素

【探究一】:淡水与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展示图表】:展示木桶效应、人类所需的自然资源的比重图表

【提出问题】:假如一个木桶所能装水的多少取决于那一块木板?同样仅考虑资源的影响,你认为这个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取决于哪一种资源?

【意图】:让学生了解环境承载力的估算方法,总结淡水资源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探究二】:展示环境承载力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图?

【动手】:按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在他们之间加上箭头,请一位同学在屏幕上画,培育学生的动手实力。

【总结】:环境承载力的估算方法一般是依据农业生产供应的粮食或其他食物资源的生产实力来进行的,因此粮食产量的下降导致环境承载力的下降。

【承接】: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除自然资源外,还有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文化等,结合课本图1—3—2思索,文化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展示图片】:环境承载力的三种观点:乐观派、悲观派、中间派,引导学生思索,你认为哪种观点是正确的,并说出理由

【总结】:环境承载力是不确定的和相对确定的

【过渡】:展示两段材料,让学生推断哪一段材料说的是环境承载力,

【引导】:材料一是环境承载力,而材料二的数值明显的比材料一要小,它除考虑人的生存外,还考虑人体的养分和文化教化,明显的比环境承载力优越,我们称它为人口的合理容量。

【板书】:人口的合理容量

【活动三】:由地球上能够养活多少人?引入合理人口容量部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推选小组代表试讲。

【总结】:师生总结人口合理容量部分,延长各影响因素跟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并强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不同。

【拓展】:世界人口合理容量60亿,我国总人口数为13.2246亿,合理容量为8-9亿结合案例探讨,你认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分别是多少,为了达到合理人口容量我们可以实行哪些措施。

【引导】:引导学生总结现实人口、环境承载力、合理人口容量三者的大小关系,并总结谋求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巩固练习:运用探究中的图,结合本节内容做学案的练习。

板书设计:

定义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二者的区分

影响因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