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教案3中图版必修2.doc

发布:2025-03-28约1.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3-

第三节环境承载力

【课题】环境承载力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2)驾驭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3)了解环境承载力的估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环境承载力的相识;

(2)通过阅读和分析各类图表,培育读图、读表实力;

(3)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探讨,培育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关于国内人口与环境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用所学学问分析现实问题的爱好和动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教学重点】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驾驭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并驾驭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采纳读图分析、案例分析及学生探讨、探究的方法。

【新课导入】

人类的“空间”

有人曾计算出下列好玩的结果:当前全世界全部的人口都可以放在英国的一个小岛——怀特岛上,而且人人有“立足”之地。

人类本身所占据的空间并不算大

若世界人口按目前每年1.67%的自然增长率接着增长下去,地球上除南极洲以外的陆地,到2667年都将人满为患;假如南极洲也必需支配人的话,它也只能为7年内增长的人口牵强供应立足点。

地球上满意人类的生存空间并不大。

【探究一】

地球承载力有极限吗?回答并探讨以下问题:

1、自1900年起先,世界人口的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030年后世界人口的增长有何特点?

2、在人口、人均粮食、自然资源、人均工业产品和污染五个因素中,哪个因素的发展改变会导致其他因素的改变?

3、当资源不断削减、污染不断增加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这些改变反映了什么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学生探讨并展示(略)

老师点评小结(略)

一、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在肯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我们称为环境承载力。

(假如超过了这个界限,就会造成对某些资源的利用过度,消弱环境的再生实力,使整个生态系统退化,甚至遭到破坏。)

可见,人口的增长导致资源、人均粮食、人均工业品不断下降,污染则日益加剧,使环境受到的压力加大,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质量下降。

【探究二】

二、探讨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自读课本探讨相结合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2、环境承载力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3、读淡水资源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图,并分析下列问题:

(1)从上图中找出河流淡水总量居于前三位的大洲和总量最少的大洲。

(2)比照人口比重图,你认为哪些大洲会出现水源短缺问题?

学生探讨并展示(略)

老师点评小结(略)

(重点)水资源危机产生的缘由及缓解措施

缘由

产生水资源危机的缘由

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措施

自然缘由

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自然缘由

水资源的时间安排不均

修建水库

人为缘由

人口增多、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剧增

节约用水

人为缘由

水污染严峻

防治水污染

(小结)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受到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文化水同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探究三】

环境承载力的估算

1、单个要素考察估算:

如:土地、粮食、淡水等。

2、多要素综合考察:

资源、科技、社会文化等多要素综合考察。

【课后作业】

导学案“环境承载力”。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环境承载力

一、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在肯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我们称为环境承载力。

二、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和环境

2、科技发展水平

3、人类的文化水平

三、环境承载力的估算

1、单个要素考察估算:

如:土地、粮食、淡水等。

2、多要素综合考察:

资源、科技、社会文化等多要素综合考察。

【教后反思】

本节内容较简洁,学生在这节课上,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气氛整体比较活跃。

通过探讨和点评总结,这节课很顺当地完成了教学支配,基本落实了新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