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中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教学内容,紧扣课文主题,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和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形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屋的神奇与可爱,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设计环节环环相扣,注重趣味性与实用性,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对文学作品形象、情感和语言的感知与鉴赏能力。增强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锻炼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激发想象力,鼓励学生创作续写故事,培养创新思维。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和讨论,使学生掌握老屋的特点和它帮助其他动物的经历,理解故事所传达的友情和互助精神。
-重点二:体会作者情感。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老屋的喜爱和对动物友情的赞美,培养对文学作品情感的理解能力。
-重点三:学习表达方式。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和描写,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描绘人物形象和场景。
2.教学难点
-难点一:理解“总也倒不了”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老屋“总也倒不了”,深入理解“总也倒不了”背后所蕴含的寓意,如老屋的坚固和永恒。
-难点二:情感共鸣。帮助学生建立与文本的情感联系,理解故事中的动物们为何愿意帮助老屋,体会人与自然、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
-难点三:创意续写。鼓励学生在理解故事主题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续写故事,这需要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深入理解。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背景和作者意图,为深入阅读打下基础。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表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增强对文本的感知。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课文插图和背景资料,丰富课堂视觉体验。
2.朗读录音: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模仿并提升朗读技巧。
3.绘本制作: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绘本,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故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你们知道吗?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神奇的屋子,它总也倒不了,而且还帮助了许多小动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有趣的童话世界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字音错误。
3.学生分享朗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理解故事情节
a.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找出老屋的特点:总也倒不了。
b.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了解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因为老屋住着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
c.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了解老屋帮助小动物的经历:老屋为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提供了避难所。
d.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了解小动物们对老屋的感激之情。
2.体会作者情感
a.学生朗读全文,感受作者对老屋的喜爱和对动物友情的赞美。
b.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故事中所表达的主题: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3.学习表达方式
a.分析课文中的对话和描写,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描绘人物形象和场景。
b.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式。
四、巩固练习,提升能力
1.小组合作,续写故事
a.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续写故事。
b.小组内分享各自的故事,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2.角色扮演,再现故事
a.学生分组,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b.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
3.课堂小结
a.学生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回顾学习收获。
b.教师强调故事所传达的主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五、作业布置
1.阅读课外故事,感受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2.家长陪伴孩子一起制作故事绘本,增进亲子关系。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童话故事,感受到了老屋的神奇和可爱,以及小动物们之间的友谊。希望你们在生活中也能像故事中的小动物一样,关爱他人,乐于助人。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课堂相聚!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安徒生童话》:介绍安徒生童话的背景,探讨安徒生作品中的童话元素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