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4.docx

发布:2025-04-09约2.9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4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

答案: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无菌技术

答案: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3.压疮

答案:压疮也称压力性损伤,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局限性组织破损和坏死。

二、选择题

1.下列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B.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C.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虫病等

D.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E.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答案:E。解析:A选项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不属于感染;B选项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不属于感染;C选项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虫病等不属于医院感染;D选项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不属于医院感染;E选项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属于医院感染。

2.无菌包打开后未用完,可保存()

A.4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7天

答案:D。解析:无菌包打开后未用完,可保存24小时。

3.预防压疮时,为缓解对局部的压迫不宜使用()

A.海绵垫

B.气垫褥

C.橡皮气圈

D.水褥

E.海绵褥

答案:C。解析:橡皮气圈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反而增加压疮发生的风险,故不宜使用。海绵垫、气垫褥、水褥、海绵褥都能起到缓解局部压迫的作用。

三、填空题

1.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

答案解析: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飞沫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2.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中,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得放回)无菌容器内。

答案解析:为了防止无菌物品被污染,保证无菌效果,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得放回无菌容器内。

3.压疮的好发部位与患者的(卧位)有关,仰卧位时好发于(骶尾部)。

答案解析:不同的卧位,身体受压部位不同,压疮的好发部位也不同。仰卧位时,骶尾部承受身体大部分重量,是压疮的好发部位。

四、判断题

1.只要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就一定是医院感染。(×)

答案解析:医院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所以并不是只要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就一定是医院感染。

2.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答案解析: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可避免身体上的微生物污染无菌区,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为预防压疮,应经常为患者更换卧位,一般每2小时一次。(√)

答案解析:经常为患者更换卧位可以改变身体的受压部位,减少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一般每2小时一次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五、解答题

1.简述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答案: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定期进行监督和评估。

加强医院环境管理,保持医院环境清洁卫生,定期对病房、手术室、治疗室等进行消毒,对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处理。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在进行各种医疗、护理操作时,如注射、手术、换药等,必须遵守无菌技术要求,防止微生物侵入人体。

加强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等都应认真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这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避免滥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加强对重点部门和重点人群的管理,如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等,对免疫力低下、老年患者等重点人群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和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2.简述无菌技术操作的注意事项。

答案:无菌技术操作的注意事项如下:

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操作前30分钟停止清扫地面及更换床单等,减少人员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