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7.docx

发布:2025-03-31约1.7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7

一、名词解释

1.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2.压疮: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二、选择题

1.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

A.检查瓶口有无裂缝

B.冲洗瓶口

C.查看溶液的颜色

D.检查溶液有无沉淀

答案:B。先倒出少量溶液冲洗瓶口,以避免瓶盖上的微生物污染瓶内溶液。

2.预防压疮时,为缓解对局部的压迫不宜使用()

A.海绵垫

B.气垫褥

C.橡胶气圈

D.水褥

答案:C。橡胶气圈会影响血液循环,在骨隆突处使用还会增加局部压力,不利于缓解压迫,现在已不主张使用。

三、填空题

1.无菌包内物品一次未用完,则按原折痕包好,有效期为______小时。

答案:24。无菌包打开后如物品一次未用完,按原折痕包好,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有效期为24小时。

2.压疮的好发部位多在______的部位。

答案:受压。压疮主要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所以好发于受压的部位,如骶尾部、足跟等。

四、判断题

1.无菌容器打开后,其盖的内面应朝上放置。()

答案:正确。无菌容器盖的内面为无菌面,打开后朝上放置可避免污染。

2.为预防压疮,应每4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

答案:错误。一般情况下,应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以减轻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五、解答题

1.简述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答案:(1)操作环境清洁、宽敞、定期消毒;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及更换床单等,减少人群流动,避免尘埃飞扬。(2)工作人员着装符合要求:帽子应遮住全部头发,口罩应盖住口鼻,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3)明确无菌区、非无菌区、无菌物品的概念:无菌区指经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非无菌区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虽经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无菌物品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4)物品放置有序,标志明显: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且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应存放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不可暴露在空气中;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5)操作中保持无菌: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取用无菌物品应使用无菌持物钳;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如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并重新灭菌。(6)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2.简述压疮的分期及各期的护理要点。

答案:(1)淤血红润期:为压疮初期。皮肤完整,表现为红、肿、热、痛或麻木,出现压之不褪色红斑。此期护理要点为增加翻身次数,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改善机体营养状况等。(2)炎性浸润期: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局部静脉淤血,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或二者发生损伤或坏死。皮肤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常有水疱形成,极易破溃。此期护理要点为保护皮肤,避免感染。对未破的小水疱应减少摩擦,防止破裂感染,使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不必剪去表皮,然后涂以烫伤油等,再用无菌敷料包扎。(3)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破坏,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表皮水疱逐渐扩大、破溃,真皮层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疼痛加剧。此期护理要点为清洁伤口,清除坏死组织,保持引流通畅,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可用生理盐水、3%过氧化氢溶液等清洗创面,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4)坏死溃疡期:为压疮严重期。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可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可深达骨面。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严重者细菌入血可引起脓毒败血症,造成全身感染,危及生命。此期护理要点为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强全身营养支持。可采用外科手术方法清除坏死组织,也可根据伤口情况选用合适的敷料和药物,同时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