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名词解释简答题(基础护理学一).docx

发布:2025-04-07约1.7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名词解释简答题(基础护理学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不属于医院内感染的形式()

A.交叉感染

B.自身感染

C.医源性感染

D.带入感染

E.接触感染

答案:E

解析:医院内感染的形式包括交叉感染、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带入感染。接触感染不是医院内感染的特定形式分类,故答案选E。

2.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

A.检查液体有无特殊气味

B.冲洗瓶口

C.查看溶液的颜色

D.检查溶液有无沉淀

E.检查溶液有无浑浊

答案:B

解析: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是为了冲洗瓶口,以避免瓶盖上的微生物污染瓶内溶液,故答案选B。

二、填空题

1.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安静性

解析:医院是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场所,安全性可保障患者避免受到各种伤害;舒适性有助于患者身心放松,利于康复;整洁性可以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安静性能减少外界干扰,让患者更好地休息和治疗。

2.隔离区域按传染患者所接触的环境可划分为____、____、____。

答案: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解析:清洁区是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半污染区是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污染区是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这样划分有助于有效控制感染。

三、判断题

1.只要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都属于医院感染。()

答案:错误

解析: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所以不是所有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都属于医院感染。

2.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答案:正确

解析:为了保证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防止污染,无菌物品一经取出,不管是否使用过,都不能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四、解答题

1.简述压疮发生的原因。

答案:压疮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力学因素:①压力:垂直压力是引起压疮的最主要原因,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过久,可导致毛细血管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组织缺氧、缺血,引起组织损害。②摩擦力:患者在床上活动或搬运患者时,皮肤受到床单和衣服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易损伤皮肤角质层,使皮肤抵抗力下降。③剪切力:剪切力是由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而产生的进行性相对移位所引起,它与体位关系密切,如患者半坐卧位时,身体下滑,皮肤与床铺出现平行的摩擦力,加上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从而导致剪切力的产生,引起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

(2)局部潮湿或排泄物刺激: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如大量汗液、大小便失禁、分泌物等,可使皮肤角质层的保护能力下降,皮肤组织破溃,易继发感染。

(3)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发生的内因,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的患者皮肤组织较薄,抵抗力弱,一旦受压,缺血、缺氧更为严重,易导致皮肤破损。

(4)受限制的患者:使用石膏绷带、夹板、牵引等制动措施的患者,因固定过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也容易发生压疮。

2.简述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答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如下:

(1)环境要求: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人员走动,避免尘埃飞扬。

(2)工作人员:操作者应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无菌物品保管: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应存放在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定期检查,如已过期、潮湿或包布有破损等情况,应重新灭菌。

(4)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镊);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5)保持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

(6)一物一人: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患者使用一次,以防交叉感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