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3.docx

发布:2025-03-21约2.7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3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3.压疮:也称压力性损伤,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二、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A.患者的年龄和基础疾病

B.侵入性诊疗操作

C.合理使用抗生素

D.住院时间过长

答案:C。解析:合理使用抗生素可减少耐药菌产生和防止菌群失调,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而患者年龄大、有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力低下,侵入性诊疗操作破坏人体防御屏障,住院时间过长增加接触病原体机会,均是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2.无菌包打开后,未用完的无菌物品,按原折痕包扎好,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其有效期为()

A.4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答案:D。解析:无菌包打开后,若未用完的无菌物品按原折痕包扎好,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有效期为24小时。

3.预防压疮时,为缓解对局部的压迫不宜使用()

A.海绵垫

B.气垫褥

C.橡胶气圈

D.水褥

答案:C。解析:橡胶气圈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受阻,造成静脉充血与水肿,且妨碍汗液蒸发而刺激皮肤,不利于预防压疮,而海绵垫、气垫褥、水褥可分散压力,缓解局部压迫。

三、填空题

1.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答案: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解析: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空气传播是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飞沫传播是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在病人呼气、喷嚏、咳嗽时经口鼻排入环境引起传播。

2.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中,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无菌物品应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答案:分开放置;无菌包或无菌容器。解析:将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可避免污染,无菌包和无菌容器能保持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

3.压疮的好发部位多在骨骼隆突处,如骶尾部、足跟部等。

答案:骨骼隆突;骶尾部;足跟部。解析:骨骼隆突处皮下脂肪少,缺乏肌肉组织保护,且经常受压,是压疮的好发部位。

四、判断题

1.只要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就一定是医院感染。()

答案:错误。解析:医院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所以并非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就一定是医院感染。

2.无菌操作时,操作者的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的距离,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

答案:正确。解析:这样可以避免身体和手臂上的微生物污染无菌区,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压疮一旦发生,应尽量避免受压,可使用垫圈将疮面悬空。()

答案:错误。解析:使用垫圈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加重,不利于压疮的愈合,应采取正确的减压方法,如定时翻身等。

五、解答题

1.简述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答案: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监督和管理。

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使其掌握正确的无菌技术、手卫生等操作规范。

严格执行手卫生,这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后等都应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消毒。

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滥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加强医院环境管理,保持医院环境清洁卫生,定期对病房、手术室、治疗室等进行消毒,对医疗器械、物品等进行正确的清洁、消毒和灭菌。

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防止病原体传播给其他患者和医务人员。

加强对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管理,如重症监护室、手术室、新生儿病房等,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和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2.简述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答案:

环境清洁: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明亮,定期消毒,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地面等可能产生尘埃的活动,减少人员走动。

工作人员准备:操作前应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帽子。

物品管理: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应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有效期一般为714天;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