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录制诗歌朗诵 1教学实录 冀教版.docx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录制诗歌朗诵1教学实录冀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冀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录制诗歌朗诵》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并使用录音设备,学习如何调整录音参数,掌握录音和播放的基本操作,以及如何利用软件进行简单的编辑和保存。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录制并播放自己的诗歌朗诵作品,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增强实践操作技能,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激发创作潜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分享与合作。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信息技术的启蒙阶段,他们对新技术充满好奇,但操作技能和知识储备相对有限。在知识层面,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但对于录音设备和软件的使用还比较陌生。在能力方面,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具体操作来培养。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需要进一步激发。
在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操作粗心大意等问题,这可能会影响课程的学习效果。此外,学生在面对新技术时可能会表现出恐惧或退缩,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针对本节课《录制诗歌朗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将对课程学习产生影响。学生如果对诗歌有较深的理解和兴趣,将更有利于他们在录音过程中表达情感,提升作品质量。同时,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将影响他们在小组活动中是否能有效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录音设备的基本操作和软件使用方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
2.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录音和编辑技巧。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诗歌朗诵作品的录制和编辑,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PPT展示录音设备的使用步骤和软件界面,直观展示操作过程。
2.实物展示:展示录音设备和相关软件,让学生直观感受设备功能和软件界面。
3.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示范视频和教程,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信息技术内容——录制诗歌朗诵。你们可能已经有过朗诵诗歌的经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将你们的朗诵变成录音,让更多的人听到你们的精彩表现。
(学生)老师,我们很期待学习这个新内容!
二、新课讲授
1.认识录音设备
(教师)首先,我们要认识一下录音设备。请看大屏幕,这里展示的是我们今天要使用的录音设备,包括麦克风、录音机和电脑。你们知道它们各自的作用吗?
(学生)我知道,麦克风是用来采集声音的,录音机是用来存储声音的,电脑是用来编辑和播放声音的。
(教师)很好,回答得很准确。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
2.学习录音操作
(教师)现在,我将演示如何使用麦克风和录音机进行录音。请注意观察操作步骤。
(教师操作演示,学生观察)
(教师)现在,请大家尝试自己操作,我会逐一指导。
(学生)好的,老师。
(教师)请大家注意,录音时声音要适中,避免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录音质量。
3.学习软件编辑
(教师)录音完成后,我们还需要使用软件对录音进行编辑。这里我们使用的是XX软件,它有很方便的编辑功能。
(教师)请看,如何打开软件、导入录音、进行剪辑、添加背景音乐等。
(教师操作演示,学生观察)
(教师)现在,请大家按照我刚才演示的步骤,尝试自己编辑一段录音。
(学生)好的,老师。
三、实践操作
1.小组合作
(教师)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朗诵和录音。
(学生)好的,老师,我们小组已经选好了诗歌。
(教师)很好,请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朗诵和录音的过程中。
2.指导与反馈
(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有任何问题,请及时举手,我会逐一解答。
(学生)老师,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不知道怎么调整录音的音量。
(教师)请看,这里有一个音量调节的按钮,你可以尝试调整一下。
(学生)明白了,老师。
四、展示与评价
1.作品展示
(教师)现在,请每个小组展示你们的作品,我们可以听到你们的朗诵和录音效果。
(学生)好的,老师,我们准备好了。
(学生展示作品,其他学生认真聆听)
2.评价与总结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了每个小组的作品,大家觉得哪个小组的作品最好呢?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学生)我觉得我们小组的作品最好,因为我们朗诵得很有感情。
(教师)很好,你们能够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这是值得表扬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从其他小组的作品中学习,取长补短。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录制诗歌朗诵,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