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制作课程表 1教学实录 冀教版.docx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制作课程表1教学实录冀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制作课程表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信息技术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2.计算思维:通过制作课程表,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4.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学生保护个人信息,遵守网络安全规则。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已接触过基本的使用电脑、打开文档等基础技能,对于鼠标和键盘的操作有一定的熟悉度。但针对课程表制作的详细步骤,如设置单元格、使用公式等,学生可能尚未深入掌握。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四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普遍持有较高的兴趣,愿意尝试新鲜事物。他们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但学习风格各异。有的学生偏好视觉学习,有的则更擅长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制作课程表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理解单元格操作、掌握公式的运用、合理规划时间分配等。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理解复杂的公式和操作步骤可能存在困难;而对于逻辑思维不够强的学生,可能难以规划出合理的时间表。此外,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软件故障或操作失误,需要教师及时指导和帮助。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
-课程平台:冀教版信息技术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课程表模板、操作指南视频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你们每天的课程表是什么样的?”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课程表的重要性。
-回顾旧知: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学过的电脑基本操作和表格编辑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详细讲解如何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制作课程表,包括单元格的设置、公式的运用、格式的调整等。
-举例说明: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完整的课程表实例,向学生展示如何从零开始制作课程表,并解释每一步的操作方法和目的。
-互动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在制作课程表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鼓励他们互相解答。
3.学生活动(约20分钟)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模板,开始独立制作自己的课程表。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并给予必要的个别指导。
-教师指导:教师针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课程表制作。
4.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继续完善自己的课程表,包括添加课程名称、时间、地点等信息,并尝试使用公式自动计算课程时长。
-教师指导:教师继续提供帮助,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功能来增强课程表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5.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教师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课程表制作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规划时间。
-学生反思:学生分享自己在制作课程表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
6.作业布置(约2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制作一份个人课程表,并提交给教师审核。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安全意识,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探究,帮助学生掌握制作课程表的基本技能。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意识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提高对信息的敏感度和获取能力。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电子表格软件,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信息处理基础。
2.计算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在制作课程表的过程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来规划时间、设置单元格、运用公式等。这些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技能提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了如何利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图表制作,为数字化学习提供了技能支持。同时,学生通过创新设计课程表,培养了创新思维。
4.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保护个人信息和遵守网络安全规则的重要性。他们能够自觉遵守相关规定,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5.时间管理能力提高:通过制作课程表,学生学会了如何合理规划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