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上五单元《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docx
PAGE2
PAGE
第五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教学第1课时一案四单
学校班级
备课人
课题名称
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课时
第1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四则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存在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初步学会列综合式解决含有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理解并探索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初步学会列综合式解决含有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本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修改
一、
谈话导入
明确目标
(1-2分钟)
通过预学,你知道今天学习什么内容吗?
板书课题: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有请预学检测的小老师。
回答、齐读课题。
二、
预学效
果检测
(5-7分钟)
1.什么是四则混合运算?
2.PPT出示预学检测单第1题。
(1)你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说说可以怎样列式,先算什么法,再算什么法?
(3)结合情境图说一说,每一步算的什么?
小老师组织检测。
口答。
小老师:同学们,通过预学例1,你从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举手回答。
小老师:请在小组内交流:怎样列式,先算什么法,再算什么法?并结合情境图说一说,每一步算的什么?
xx小组上台汇报,板书算式。
通过交流明白:先算乘法,再算加法。7×6=42(元)算的是买6个文具盒用去多少元?
42+55=97(元)算的是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三、
探究新知精准释难
(15-20分钟)
任务一:
1.PPT出示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
1.独立思考:你能把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并写下来吗?
2.独立思考:你为什么这样改写?
3.把以上两个问题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并作好全班交流准备。
汇报提示:
大家好!我们是()小组,我们写的算式是(),我们是这样想的()。
2.巡视指导
3.组织全班交流
追问:为什么这样写呢?
介绍像这样的算式叫综合算式。
强调计算综合算式的书写格式。
4.引导学生看综合算式。
问:在这个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里先算什么法,再算什么法?
追问:为什么?
PPT出示:像这样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里,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过渡:解决了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的问题?根据这里的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读学习要求
2.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其中一组学生上台汇报。
我们小组汇报完毕,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补充)?
其他同学提问或补充。
在交流中结合情境理解运算顺序,掌握将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的方法及计算综合算式的书写格式。
7×6+55
=42+55
=97(元)
4.看板书、思考、交流。
通过交流明白:像这样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里,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自由读一遍。
学生提问
任务二:
PPT出示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
2.
2.买书包比买文具盒多用去多少元?
学习要求:
1.独立分析题意,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
2.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并做好汇报准备。
汇报提示:
大家好!我们是()小组,我们是这样想的()。
2.巡视指导
3.组织全班交流
4.引导学生看综合算式。
问:在这个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综合算式里先算什么法,再算什么法?
追问:为什么?
PPT出示:像这样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里,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1.读学习要求
2.独立解决,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其中一组学生上台汇报。
我们小组汇报完毕,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补充)?
其他同学提问或补充。
在交流中结合情境理解运算顺序。
4.看板书、思考、交流。
通过交流明白:像这样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里,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自由读一遍。
四、
精准练习(8-12分钟)
1.完成P59试一试。
说一说下面各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出来。
500+12×326×4-103
2.把下面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综合算式。
45×7=315400-315=85
综合算式:
3.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一辆汽车从新华村开往县城,每时行42km,开车2时后离县城还有6km。新华村到县城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如果学生列的分步算式,教师:你能用综合算式解答吗?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