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添括号》教学设计1 (1).doc

发布:2024-11-15约1.4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NUMPAGES1

课题《1.6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第一章第六节第二课时

年级

初一

学科

数学

主题

1.6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2)

主备教师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3

时间

导学教师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叙述去括号法则

2、理解去括号的意义即它是算式中一种重要的变形手段

3、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中正确运用去括号法则

教学重难点

去括号法则;法则的运用

括号前是负号的去括号运算

导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导学步骤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学教师复备

一、复习巩固

1、化简:

(1)、+(+3)(2)、-(+3)

(3)、+(-3)(4)、-(-3)

2.简算:

(1)454-(354+78)(2)289+(367+11)

为学习本节课做准备。

二、引入新课

有些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算式中是含有括号的,我们来研究这类算式的各种算法,例如下面的算式:

-(-)

板书:1.6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1)

由生活实例引入去括号法则。

三、探究新知

思考:

1.观察这个算式,如果按照运算顺序的规定,应当怎样计算?

2.括号内的一个加数-和括号外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如果使它们先做计算,就能使运算简便。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先做运算呢?这种做法的依据是什么?

要想实现-和先做计算,就必须去掉算式中的括号。

某数减去若干个数的和,可以逐个减去各个加数。

交流:

形如m-(a+b-c)的算式可以选择几种不同的算法?

如果我们选择选择先去掉括号的方法,你能从上面的研究中概括出“去掉前面带有减号(或负号)的括号”的法则吗?

与此类似,对于形如m+(a+b-c)的算式,如果我们选择先去掉括号的算法,那么你能概括出“去掉前面带有加号(或正号)的括号”的法则吗?

去括号法则

当括号前面是“+”时,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括号内各数的符号都不改变。

当括号前面是“—”时,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括号内各数的符号都要改变。

m+(a+b-c)=m+a+b-c

m-(a+b-c)=m-a-b+c

注意:对去括号后,括号内第一项的符号的确定,应引导学生有正确的认识:由于根据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的符号是和括号一起去掉了,所以括号内第一项的符号是由去括号前这一项原有的符号经过变号或者不变号确定的。

巩固法则:

比一比,看谁说得对

3+(5-6-7)=4-(2+3-5)=

m+(a+b+c)=m-(a-b+c)=

例1.计算

例2.简便的计算:

思考:先去小括号,还是先去中括号?

教师主导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教师小结。

使学生经历去括号法则的形成过程。

应用去括号法则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四、课堂练习

计算

应用所学

做巩固练习

五、拓展提高

计算:

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六、课堂检测

计算:

(1)

(2)

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去括号法则。

总结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基本内容?应注意什么问题?

1、去括号的意义2、去括号法则

注意:符号问题

板书设计

1.6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2)

1.去括号法则例

2.注意事项练习

本课作业

教材第32页练习,第36页第8、10题。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