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课整理和复习教案新人教版.doc
Page3
练习课(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57~58“练习十四”第1、2、4、5、6、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把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娴熟把握小数与单位换算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在练习中,引导学生进行学问、方法等方面的归纳概括,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解,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3.使学生体验成功把握数学学问带来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擅长归纳总结、自我激励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把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近似数,小数与单位换算的应用及综合应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力气。
?教学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的内容,谁来说说你把握了关于小数的哪些学问?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学情预设】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与单位换算和小数的近似数五部分内容。
2.师:同学们真棒!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把握了这么多的新学问,今日这节课老师想考验大家,看看你们到底学得怎么样?
二、基础练习
1.教科书P57“练习十四”第1题。
(1)学生自主涂色。
(2)同桌交换检查订正。
2.教科书P57“练习十四”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汇报,结合具体量说说小数的实际含义。
3.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口答,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分类。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同桌间可以相互说说各部分的具体内容。
4.教科书P57“练习十四”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后归纳总结。
5.教科书P58“练习十四”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沟通订正,互批互评。
【学情预设】这五道题都是基础题,大部分学生都没有问题,教师要准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如练习中可适当停一停,组织学生沟通方法,让理解稍差的学生往前赶一赶,让理解好的学生帮一帮。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练习夯实基础,准时关注对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三、提高练习
1.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沟通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毁灭以下错误:第(1)题50.7或5.07;第(2)题6.606或60.666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理解小数的意义,对比小数的数位挨次表认真纠错。
2.教科书P58“练习十四”第5题。
(1)学生自主推断。
(2)集体沟通订正,说说这样推断的理由。
3.教科书P58“练习十四”第7题。
(1)分小组争论解题思路。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中沟通方法和结果。
【学情预设】学生结合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和名数改写的方法能找到部分答案,但是不完整,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答案的不唯一性,确定“合适数字”的取值范围,完善答案。
4.课件出示习题。
(1)学生读题,理顺思路。
(2)动手完成,同桌可以商量一下。
(3)集体沟通汇报。
【学情预设】有同学可能把体重的挨次排好后直接按甲、乙、丙、丁的挨次对号入座了,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甲、乙、丙、丁四人体重之间的关系再次分析,最终找到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本环节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题,意在加深学生对相关学问的理解,培育综合解题的力气和发散性思维。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如正确的和错误的案例对比分析、两个题目之间的对比分析等,使学问结构更加清楚。
四、拓展练习。
课件出示习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换意见。
(3)全班沟通汇报。
【学情预设】第1题:学生能找到符合要求的小数,但要确定最大的和最小的数有困难,教师要急躁引导,让他们先找出全部符合要求的数,再比较大小,进而归纳总结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第2题:学生能很快地理顺解题思路:要求每千克西红柿比每千克萝卜贵多少钱,必需先求出1kg西红柿和1kg萝卜的价钱各是多少,再相减。但在求每千克西红柿多少钱时,有同学就不会了,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由于1kg=1000g,包含2个500g,所以1kg的西红柿的价钱也就是2个1元3角。
【设计意图】拓展练习是对本单元学问的拓展和延长,在基本学问的基础上增加了变式练习,重在教给学生方法,训练他们的思维,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这是第四单元的最终一节综合练习课,因而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的相关学问,帮忙基础薄弱的同学查漏补缺,也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充分发挥潜力。一节课下来,基本达到我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