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简单的周期 说课稿-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苏教版).docx
第2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简单的周期说课稿-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苏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2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简单的周期说课稿-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苏教版)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基本计算方法,以及简单周期问题的解决策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升学生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能力。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合作与交流。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试商、计算余数等步骤。
②能够正确进行除法运算,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教学难点,
①理解试商的过程,特别是在除数接近被除数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商。
②解决除法运算中的进位和借位问题,特别是在计算多位数除以两位数时。
③将除法运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解决生活中的购物、分配等场景。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包括《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除法计算步骤图解、实际应用案例等。
3.教学工具:准备计算器、小黑板或白板,用于展示计算过程和结果。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确保教室环境整洁,以便学生集中注意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一组关于日常生活中购物、分配物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分享:请学生分享自己遇到过的类似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师讲解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试商、计算余数等步骤。
2.通过多媒体展示计算步骤图解,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步的操作。
3.举例讲解,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计算过程,加深理解。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如何选择合适的商?如何解决除法运算中的进位和借位问题?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完成一个实际问题,如分配任务、购物等。
2.小组讨论:各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分享讨论结果。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除法运算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教师总结并强调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作业: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用时:45分钟
知识点梳理
1.除法概念:
-除法的定义:确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
-商:除法运算的结果,表示被除数包含在除数中的次数。
-余数:除法运算中不能整除的部分。
2.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试商:确定除数在被除数中能够包含的次数,即商的大致范围。
-计算余数:完成除法运算后,剩余未被除尽的部分。
-进位和借位:在除法运算中,如果某一位数不够除,则需要从高位借位。
3.计算步骤: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开始,与除数进行比较。
-确定商的第一位数字。
-将商的第一位乘以除数,得到乘积。
-从被除数的下一位开始,将乘积与除数相减,得到差。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位都被处理。
-计算出最后的商和余数。
4.简单周期问题:
-周期的定义:一个重复事件或现象在一定时间内的完整重复。
-解决方法:通过除法运算确定周期,即确定重复事件的完整次数。
5.应用实例:
-分配问题:如何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配给若干人。
-购物问题:如何计算购买物品的总价,以及如何支付。
6.错误预防和纠正:
-注意商的位数:确保商的位数正确,避免计算错误。
-确保除尽:在计算过程中,确保每个位数都能被除尽,避免余数错误。
-核对结果:完成计算后,检查结果是否合理,避免计算失误。
7.数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