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3S02005-空气理化检验-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J21公共卫生学院 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docx
PAGE6
ADDINCNKISM.UserStyle《空气理化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课程·2023版)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号
2123S02005
开课单位
公共卫生学院
课程名称
(中文)空气理化检验
(英文)AirPhysicochemicalTesting
课程性质
必修
考核类型
考试
课程学分
2+1
课程学时
34+34
课程类别
专业发展课程(核心课)
先修课程
分析化学、卫生学
适用专业(类)
卫生检验与检疫
二、课程描述及目标
(一)课程简介
《空气理化检验》是卫生检验与检验专业的一门学科核心课程,以保护人群健康为目的,应用现代理化科学技术,研究空气污染物采样和理化检验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本课程主要涉及的空气包括环境空气、工作场所空气、公共场所空气和室内空气。空气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空气物理性质的改变、污染物的进入,都可能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生态环境。
在空气理化检验工作中,人们应用检验标准方法检测空气的物理因素指标和污染物含量,对照空气质量卫生标准,了解空气状况,分析、评价空气质量,为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
(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空气理化检验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课程目标2:掌握对空气环境进行卫生监测和监督的基本知识。
课程目标3:掌握对健康相关因素的识别、检测和评价的知识和方法。
课程目标4:熟悉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课程目标5:熟悉物理学、化学危险因子检验检疫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
课程目标6:熟悉检测结果空气理化检验相关领域的具体应用。
课程目标7:熟悉常用空气理化检验仪器的基本结构和性能。
课程目标8:了解空气理化检验的发展动态,跟踪本学科发展。
课程目标9: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空气理化因素及疾病发生和流行规律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1-1:掌握卫生检验与检疫、预防医学和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课程目标1
5%
1-2:掌握对环境和食品进行卫生监测和监督的基本知识。
课程目标2
15%
1-5:掌握对健康相关因素的识别、检测和评价的知识和方法。
课程目标3
20%
1-6:熟悉环境、社会、行为心理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课程目标4
5%
1-7:熟悉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危险因子检验检疫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
课程目标5
15%
1-8:熟悉检测结果在卫生检验与检疫相关领域的具体应用。
课程目标6
15%
2-4:熟悉常用卫生检验与检疫仪器的基本结构和性能。
课程目标7
15%
2-5:了解卫生检验与检疫发展动态,跟踪本学科发展。
课程目标8
5%
2-7: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及疾病发生和流行规律的科学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9
5%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
教学采用多媒体、板书和自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掌握”内容,必须讲深讲透,并使学生通过相应的实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对于“熟悉”内容,应重点讲解,使学生能全面理解有关内容。对于“了解”内容,可概括讲授或安排自学,使学生对此有一般的认识。教学方法采用的是启发式、讨论式和提问式教学,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幻灯、投影等教具进行讲解。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空气中化学污染物检测原理,并运用检验技术对污染物进行检验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空气理化检验的基本任务和内容、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气象参数的测定、颗粒物的测定、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测定、有毒物质的快速测定。
(二)教学难点
空气理化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六、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第1章绪论
1.掌握空气理化检验的基本任务和内容、空气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
2.熟悉空气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
3.了解空气理化检验我国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发展趋势。
4
讲授
课程目标1、2
2
第2章空气样品的采集
1.掌握采样点的方法和原则、气态物质的采样方法;
2.熟悉采样仪器的构造和原理、使用;
3.理解最小采气量和采样效率;
4.了解气溶胶采样方法。
4
讲授
课程目标2、3
3
第3章气象参数的测定
1.掌握气温、气压、气湿、气流的测定;
2.熟悉新风量的测定。
4
讲授
课程目标2、5
4
第4章空气检验的质量保证
1.掌握标准物的概念及分类、标准气体的配置方法;
2.理解采样的质量保证;
3.了解空气检验的质量控制。
4
讲授
课程目标1、2、6
5
第5章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
1.掌握粉尘总浓度、分散度的测定、可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