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题型必练19陌生有机物的制备工艺含解析.docx
PAGE
31-
生疏有机物的制备工艺
非选择题(共15题)
1.三氯乙醛(CCl3CHO)是生产农药、医药的重要中间体,试验室制备三氯乙醛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加热装置未画出)和有关数据如下:
①制备反应原理:C2H5OH+4Cl2→CCl3CHO+5HCl
②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部分物理性质:
相对分子质量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C2H5OH
46
-114.1
78.3
与水互溶
CCl3CHO
147.5
-57.5
97.8
可溶于水、乙醇
CCl3COOH
163.5
58
198
可溶于水、乙醇、三氯乙醛
C2H5Cl
64.5
-138.7
12.3
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1)恒压漏斗中盛放的试剂的名称是_____,盛放KMnO4仪器的名称是_____。
(2)反应过程中C2H5OH和HCl可能会生成副产物C2H5Cl,同时CCl3CHO(三氯乙醛)也能被次氯酸接着氧化生成CCl3COOH(三氯乙酸),写出三氯乙醛被次氯酸氧化生成三氯乙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该设计流程中存在一处缺陷是_____,导致引起的后果是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4)反应结束后,有人提出先将C中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再用分液的方法分别出三氯乙酸。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_____(填是或否),缘由是_____。
(5)测定产品纯度:称取产品0.36g配成待测溶液,加入0.1000mol?L?1碘标准溶液20.00mL,再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反应完全后,加盐酸调整溶液的pH,马上用0.0200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三次平行试验,测得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则产品的纯度为_____(计算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滴定原理:CCl3CHO+OH-=CHCl3+HCOO-、HCOO-+I2=H++2I-+CO2、I2+2S2O32-=2I-+S4O62-
2.苯甲酸乙酯可由苯甲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共热下反应制得(已知苯甲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反应装置如图(部分装置省略),反应原理如下:
+C2H5OH+H2O
试验操作步骤:
①向三颈烧瓶内加入12.2g苯甲酸、25mL乙醇、20mL苯及4mL浓硫酸,摇匀,加入沸石。
②装上分水器、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加热至分水器下层液体接近支管时将下层液体放入量筒中。接着蒸馏,蒸出过量的乙醇,至瓶内有白烟(约3h),停止加热。
③将反应液倒入盛有80mL冷水的烧杯中,在搅拌下分批加入碳酸钠粉末至溶液无二氧化碳逸出,用pH试纸检验至呈中性。
④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然后合并至有机层。用无水CaC12干燥,粗产物进行蒸馏,低温蒸出乙醚。当温度超过140℃时,干脆接收210—213℃的馏分,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苯甲酸乙酯12.8mL。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回答以下问题:
(1)反应装置中分水器上方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步骤①中加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加沸石的目的是______。
(3)步骤②中运用分水器除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
(4)步骤③中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5)步骤④中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____(选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6)蒸馏操作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为下图中________(填a、b、c、d)所示。
(7)本试验所得到的苯甲酸乙酯产率______%。
3.试验室利用呋喃甲醛为原料制备呋喃甲醇与呋喃甲酸。
Ⅰ、制备原理:
2+NaOH+
+HCl+NaCl
Ⅱ、试验步骤
Ⅲ、相关信息
呋喃甲醛
呋喃甲醇
呋喃甲酸
乙醚
熔点/℃
-36.5
-29
133
-116.3
沸点/℃
161.7
170
231
34.5
水溶性
微溶
微溶
可溶
不溶
相对分子质量
96
98
112
74
Ⅳ、试验装置
V、分析与思索,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名称___;产品Y为___。
(2)操作②的装置如图1所示,收集产品X时温度计的读数应限制在90℃左右,其缘由是___。
(3)操作①所得水溶液,加盐酸须限制pH为2~3,pH<3的理由是___;限制溶液pH时,应选择的指示剂是__。
(4)粗产品Y纯化过程用图2装置进行热过滤,详细操作:向铜漏斗中加热水→___→拆装置。涉及操作依次最合理的选项。
A.加热漏斗支管→放入短颈漏斗→放入滤纸→放接液烧杯→倒入热的待滤液
B.放入短颈漏斗→放接液烧杯→加热漏斗支管→放入滤纸→倒入热的待滤液
C.放入短颈漏斗→放入滤纸→加热漏斗支管→放接液烧杯→倒入热的待滤液
D.放入短颈漏斗→放入滤纸→放接液烧杯→倒入热的待滤液→加热漏斗支管
(5)共消耗30mL萃取剂乙醚,从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