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语文学情分析方案 (1).docx

发布:2023-11-09约1.7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传统节日》学情分析 ——小学语文学情分析方案 一、学情分析目的 在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但是二年级还是以抓习惯为主,阅读习惯、书写习惯等。结合《传统节日》的教学,关注深挖二年级学生学情,发现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知识能力盲区,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提供设计支撑。 通过引导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咨询父母等方式了解传统节日有哪些及风俗习惯。感情朗读、延伸联想等策略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要传达的传统节日之美。语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科目,并且是与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的科目。看似很简单,实际上却博大精深。想要学好语文必须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一知半解。因为学生不仅仅需要简单的了解学科知识而已,更重要的小学阶段又是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语文,讲究“听、说、读、写”,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悟”。培养学生感悟语文的能力,通过学习课文《传统节日》来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内容 (一)教学主题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还没能从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深刻体会到中国文化的伟大,而借助传统节日可以渐渐深化语文学科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而本单元是识字单元,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本文中汉字的间架结构、字音字形等还未掌握牢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及运用词语的能力较弱。因此借助《传统节日》这节课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写字规范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传统节日文化之美。 2.背诵课文,丰富语言,增加积累,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清节日顺序。 3.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自觉树立热爱祖国的意识。 (三)学习难点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传统节日文化之美,培养自身爱国,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方法和工具。 (一)客观资料分析法 这是了解学情普遍使用的方法。它的特点是通过已有的文字记载材料间接了解、研究学生已发生的事件或固定的基本情况。材料包括档案、笔记本、练习本、作业、试卷、成绩单、成长记录袋等。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可以比较系统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个性等方面的情况,并以此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分析书面材料,必须注意其客观性、可信性。例如看评语,要一看评价是否全面;二看评价是否认真;三看评价用语是否得体。对千篇一律的评价权作参考,对切合实际的评价要加深印象,并与学生的现实表现结合起来,发展性地评价学生。看成绩单,既要看各门学科是全面发展还是有偏科现象,又要看成绩稳步前进还是忽高忽低,以便指导学生时心中有数。 (二)学生自我分析法 可以让学生写一篇自我分析短文,也可以填写表格式的个人情况调查。“自传”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人际交往、个人理想等情况,可以了解到每个学生的突出特点。 (三)谈话法 教师可以访谈学生家长、访谈其他教师、也可以直接和学生交谈。通过这三种访谈,可以对学生的成长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还可以进行不同角度下的对比分析,大大增强了学情分析的可信度。做好访谈,应该事先确定访问对象、制定访谈计划、预设访谈问题;谈话时态度要亲切、诚恳、和蔼,针对不同谈话对象的性格特点,注意说话的方式;在访谈中要注意循序渐进,不时变换交谈角度,初期进行全方位的开放式观察和访谈,然后逐渐聚焦,进行选择性访谈;及时做好书面或录音记录,保存第一手资料。 (四)问卷调查法 问卷是由研究者设计由回答者填写的问题表格,它是直接了解学情的一种方式,比较适合大面积调查。问卷有开放式的主观性题目,其设置问题应尽量简洁明了,如“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什么地方读得懂,什么地方读 不懂?”“你用什么方法记生字?”这样比较开放的题目, 最大化地保持了学生学习的自然状态及个性化学习特点,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学生初学的原生状态。更多的是封闭式的选择题、判断题,答案量化,以方便统计。问卷设计必须体现效度原则,即卷中问题应能反映问卷的目的要求,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要突出主题,简明扼要,易于回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