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地理_第五章_第一节_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1.pptx

发布:2018-03-06约1.19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节是抽象的理论,教师可以选用典型;课程标准;;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包括①______、水、岩石、;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2)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_____________演化的一个;);D.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生产功能 【答案】D;5.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形成大面积戈壁和沙漠,是因;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图 5-1-1;;物质循 环简图;;作用;制约陆地水的化 学成分,改善陆地 水分状况;教师专享;体现;自然地理环 境各要素具 有统一的演 化过程;教师专享;【样题】图 5-1-2 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跟踪练】(2011 年惠州调研)读图 5-1-3,回答(1)~(2);(1)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教师专享; ①示意图通过二氧化碳的循环流动展示了有机 质的合成和分解的简要过程;②环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分解作用。 该二氧化碳的循环流动简要过程→反映的是生 物循环。 【答案】C;C.参与地表形态的形成和演化;1.下列地理现象能够反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是(;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态系统;3.图 5-1-4 所示是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 A.绵羊的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 B.绵羊的数量不可能与该岛屿的环境形成一种平衡 C.在自然状态下绵羊种群的数量最后基本稳定,证明了地 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D.绵羊种群的数量变化和该岛屿的地理环境互不相干; (2011 年福州期末检测)读我国某区域绿洲农业系统水、气、 生相互作用图(图 5-1-5),完成 4~5 题。 图 5-1-5;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答案】B; 近些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自然界中很多物种都 有濒临灭绝的危险,粮食短缺、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等现 象接踵而来,??接危及到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所以建立自 然保护区、恢复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一系列话题, 已经深入人们的大脑,进入人们的生活。据此回答 1~2 题。 1.物种灭绝、生态恶化等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破坏的地理;A.生产功能 C.平衡功能;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 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 完成 3~5 题。 3.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答案】C;5.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