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审计方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评价抽样结果 1.分析样本误差:计算偏差率、错报金额 2.推断总体误差:需要考虑抽样风险; 统计抽样: 根据量化的抽样风险利用统计公式计算;利用统计表格查表估计总体偏差率和总体错报; 非统计抽样: 用样本偏差率、错报金额直接估计总体偏差率和错报金额。 控制测试时样本偏差率即是总体偏差率; 细节测试时推断总体错报方法:均值估计、比率估计、差额估计 3.作出审计结论 分析偏差性质和原因、确定下一步审计方法或审计结论。 细节测试时样本错报一般要求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按照推断的总体错报扣除已调整错报进行评价。 抽样方法、抽样目的不同其结论有一定差异,汇总如下: 控制测试 细节测试 统计抽样 1.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可容忍偏差率,总体可以接受; 2.低于但接近,考虑是否需扩大测试范围; 3.大于,总体不能接受;扩大测试范围;修正错报风险评估,增加实质性测试量;其他控制测试。 1.总体错报上限低于可容忍错报,总体可接受,即交易或账户不存在重大错报; 2.大于或等于,总体不能接受,即该账户存在重大错报。对错报进行调查,且在必要时调整账面记录 非统计抽样 1.样本偏差率大大低于可容忍偏差率,总体可以接受; 2.低于但差额不大不小,考虑是否接受总体,扩大样本规模收集证据; 3.低于但接近,总体不可接受; 4.大于,总体不能接受,修正错报风险评估,增加实质性测试量;或进行其他控制测试。 1.调整后的错报大大低于可容忍错报,总体可以接受; 2.小于但差额不大不小,考虑是否接受总体,考虑扩大样本规模,收集证据; 3.低于但接近,总体不能接受;对错报进行调查,调整账面记录;修改进一步审计程序; 4.大于,总体不能接受,调整账面记录;修改进一步审计程序; 【例题·判断题】 在评价细节测试的样本结果时,样本的偏差率就是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但必须要考虑抽样风险( )。 【答案】× 【解析】在评价控制测试的样本结果时,样本的偏差率就是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但必须要考虑抽样风险。 第四节 审计抽样的应用 一、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一)样本设计 1.总体设计 (1)确定测试目标:控制有效性测试,估计有效中等以上水平时测试; (2)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1)总体——确保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 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业务、所有单据等2)定义抽样单元——与审计测试目标保持一致。 一条记录或一张单据(发票存根、收料单、领料单等)。 (3)定义控制偏差 未签名、未附单据、未盖戳记等。 (4)确定审计程序:检查 2.确定样本规模(1)确定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2)确定可容忍偏差率 (3)估计预期总体偏差率 (4)确定样本规模 教材例题 (二) 选取样本 选取样本选取样本的基本方法,包括使用随机数表、系统选样和随意选样。 (三)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 对照定义的误差标准实施检查,做出判断,尽量减少非抽样风险。 1.无效单据:看是否正常,另抽或直接作为错误 2.未使用或不适用的单据:同上 3.对总体的估计出现错误:估计范围超限 4. 停止测试:偏差超出可接受水平 5.无法对选取的项目实施检查:检查受限,替代程序 (四)评价抽样结果 1.计算样本偏差率 2.推断总体偏差率上限 考虑抽样风险:统计抽样时计算法、查表法 3.比较总体偏差率上限和可容忍偏差率 低于,总体可以接受; 低于但接近,考虑是否需扩大测试范围; 大于,总体不能接受;扩大测试范围;修正错报风险评估,增加实质性测试量;其他控制测试 4.考虑偏差性质和原因 是否测试其他控制措施或者改变实质性程序范围 二、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抽样步骤与控制测试相同 (一)传统审计抽样下推断总体金额或总体错报金额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均值估计:按样本平均值估计总体金额 (适用于总体变异性较低时) 2.差额法估计:按样本平均错报估计总体错报 3.比率法估计:按错报金额比率估计总体错报 (后两种方法适用于样本存在错报时) 例题: 注册会计师从总体规模为2 000个、账面价值为300 000元的存货项目中选取300个项目进行检查,确定其审定金额为46500元。采用均值估计法,推断存货总体错报。 样本平均值=46500÷300=155 总体金额=155×2000=310000 错报金额: 310000-300000=10000 例题. 注册会计师从总体规模为1 000个、账面价值为300 000元的存货项目中选取200个项目(账面价值50 000元)进行检查,确定其审定金额为50 500元。分别采用比率估计和差额估计,推断的存货总体错报。 比率估计: 样本错报比率=50500÷50000=1.01 估计的总体实际金额=300000×1.01=303000(元) 推断的总体错报=30300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