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漫画”老师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docx
习作:“漫画”老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课时选自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漫画”老师》。本单元以“漫画”为载体,旨在让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细节,并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观察、想象、联想等写作手法,创作一篇以“漫画”为主题的习作。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
1.了解“漫画”的基本概念,包括漫画的种类、特点和作用;
2.观察生活中的“漫画”元素,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有趣的细节;
3.运用观察、想象、联想等写作手法,创作一篇以“漫画”为主题的习作。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漫画”的基本概念,掌握观察、想象、联想等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漫画”元素,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有趣细节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学会以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提高写作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细节,并通过写作表达出来。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想象、联想等写作手法进行创作。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表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想象、联想等写作手法,创作一篇以“漫画”为主题的习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意写作能力。
2.思维能力: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漫画”元素,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有趣细节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文学欣赏:让学生了解“漫画”的基本概念,包括漫画的种类、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4.合作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
5.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情分析
1.学生层次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五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写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他们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他们也需要在写作技巧和方法上得到进一步的指导和提高。
2.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分析
在知识方面,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但可能对写作技巧和方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他们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漫画”的基本概念,掌握观察、想象、联想等写作手法。
在能力方面,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但可能缺乏将这些能力运用到写作中的经验。他们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如何观察生活中的“漫画”元素,并将其融入到写作中。
在素质方面,五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锻炼。他们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合作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很大。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不良的学习习惯则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展。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保持专注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分享,以及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
此外,学生的行为习惯还包括对写作的态度和习惯。如果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如定期写作、反复修改等,他们的写作能力将得到更好的提升。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漫画”的基本概念、写作手法等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活中“漫画”元素的观察和想象,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案例分析法:选取优秀的“漫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和创作手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观察活动: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漫画”元素,如街头涂鸦、广告牌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细节。
(2)创意写作:让学生尝试运用观察、想象、联想等写作手法,创作一篇以“漫画”为主题的习作。
(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漫画家,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漫画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制作课件,展示“漫画”的相关图片、知识点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2)视频:播放与“漫画”相关的教学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漫画”的魅力和创作过程。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写作平台,让学生进行实时创作和修改,提高写作效率。
(4)图书资源:提供与“漫画”相关的图书,供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拓展知识面。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习作:“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