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漫画”老师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习作:“漫画”老师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习作:‘漫画’老师”,选自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教材。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描绘老师的特点,运用夸张、幽默的手法创作一篇漫画式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教材中已教授了人物描写、作文构思和表达技巧等相关知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结合对老师的观察,创作出富有个性化和创意的漫画式作文。同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对人物描写的理解和运用。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通过对老师的特征进行细致观察,提高对人物特点的捕捉和描述能力。
2.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鼓励运用夸张和幽默手法进行创作,提升文学表达的新颖性和趣味性。
3.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写作实践,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引导学生观察老师的外貌、性格、语言等特征,学会用文字进行具体、生动的描绘。
②指导学生运用夸张、幽默的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化和创意的漫画式作文。
2.教学难点:
①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使其能够捕捉到老师的特点,并运用语言表达出来。
②指导学生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夸张和幽默,既要突出老师的特点,又要保持作文的趣味性和可读性,避免过度夸张导致失真。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电脑、投影仪、白板、打印机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3.信息化资源:电子版教材、教学PPT、网络教学资源
4.教学手段:小组讨论、个体创作、班级分享、互评互改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你最喜欢的卡通角色是谁?”为话题,引导学生分享并说明原因,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漫画”老师。
回顾旧知:回顾之前学过的人物描写方法和作文构思技巧,为接下来的创作打下基础。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如何观察老师的特点,包括外貌、性格、习惯等,并介绍如何运用夸张和幽默手法进行创作。
举例说明:展示一些成功的“漫画”老师作品,分析其成功之处,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观察到的特点融入作文中。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位老师作为描绘对象,讨论并记录该老师的特点,然后尝试用夸张和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每组根据讨论结果,撰写一篇“漫画”老师的作文草稿。
教师指导: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困难,提供写作建议。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全班一起讨论作品的优点和可以改进的地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学生根据课堂上的讨论和练习,完善自己的“漫画”老师作文,并在下次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要求作文内容生动、有趣,能够准确传达老师的特色。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人物描写经典案例分析:收集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对人物的精彩描写片段,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等,供学生学习和借鉴。
-漫画创作技巧资料:搜集一些漫画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包括人物比例、表情刻画、动作描绘等,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来传达情感和氛围。
-成功的“漫画”式作文案例:选取一些学生的优秀作文,特别是那些成功运用夸张和幽默手法的作品,作为学习样本。
-语文学习网站资源:利用学校推荐的语文学习网站,寻找与人物描写相关的在线课程、视频讲座和互动练习。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注意收集和积累对人物的精彩描写,分析其描写手法和效果,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尝试运用。
-建议学生观看有关漫画创作的视频教程,学习漫画的基本构图和表现手法,尝试将所学应用于自己的作文创作中。
-提供一些创意写作的练习题目,如“我的老师是个‘外星人’”“假如老师会魔法”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
-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的写作比赛或活动,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能和信心。
-建议学生定期浏览学校推荐的语文学习网站,利用在线资源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
-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小组讨论、互评互改等方式,相互学习和进步。
-建议学生利用假期时间,阅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以人物描写见长的作品,以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在本节课中,我尝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将老师的特点以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2.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互动探究,让学生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