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56例临床观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56例临床观察
唐林华
新疆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 841000
摘要:目的 观察和研究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之间进行心力衰竭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两组患者治疗成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但两组患者愈后情况无明显差异。 结论 对合并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方法,能降低手术失败的概率,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合并心力衰竭;冠心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
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严重且复杂,单纯用药物治疗不会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近年来研究表明[1-2],采用介入方法治疗心脏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为了进一步观察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我院将56例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治疗资料汇总,以下是对于本次研究的详细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此次研究和治疗的56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都是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随机将56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均为28例。其中A组男性13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分布在45-67岁,平均53.3岁,病程分布在2年~6年,平均3.2年;B组男性14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分布在50~65岁,平均57.1岁,病程分布在3年~7.2年,平均4.5年。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3]。
1.2方法
1.2.1实验组:A组为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
1.2.2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4]。放置动脉鞘管后,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肝素注射,过程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映出现。若出现以上情况,及时汇报上级医生,中止治疗。参与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均需在术前进行Allen实验,旨在评估手部血液供应。实验组患者术前确认穿刺点为桡骨茎突内1cm、桡动脉搏动最强处。方法:以穿刺部位为圆心进行3次不留白消毒,后以2%利多卡因在穿刺部位进行麻醉,进针平面与水平面呈30-45度,待麻醉充分,穿刺针循同样路径缓慢进针。对照组选取股横纹下方2cm处,股动脉搏动正下方为穿刺点。操作方法参考桡动脉穿刺术[5]。
1.3?观察指标[6-7]: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穿刺相关不良反应(皮下出血、血肿、穿刺部位感染),穿刺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肺动脉栓塞发生的情况。监测指标包括心功能相关指标;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对成绩进行记录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chi;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plusmn;s)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明显,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详见表1。
2.2心功能观察指标:实验组心脏射血分别为56%,56%,63%,67%,对照组为54%,53%,58%,67%;实验组中心静脉压为分别0.99kPa,1.12KPa,0.87KPa,,0.90KPa,对照组为1.11KPa,1.20KPa,0.89KPa,0.89KPa;实验组肺小动脉楔压分别为17mmHg,15mmHg,11mmHg,9mmHg,对照组为18mmHg,16mmHg,11mmHg,9mmHg;心脏指数实验组分别为1.6L/(min?平方米),2.5L/(min?平方米),2.7L/(min?平方米),3.4L/(min?平方米),对照组为1.8L/(min?平方米),2.3L/(min?平方米),2.6L/(min?平方米),3.6L/(min?平方米);心排出量实验组分别为3.8L/min,4.6L/min,5.5L/min,5.7L/min,对照组为4.1L/min,4.7L/min,5.7L/min,5.7L/min(以上指标均来自术前7天,术后7天,术后第一个月,术后第二个月,均取两组患者的平均值)。经过比较得出,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3?讨论
冠心病—影响现代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导致许多有志之士在青壮年时期就因心脏疾病而离开人世,空留余恨。对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而言最简单易行的治疗是药物治疗,然而当药物治疗不能取得理想治疗效果时就要采取其它的治疗措施。临床上一般选择冠脉造影查看病变部位的血管,根据造影结果可以明确病变程度,之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