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及现代文阅读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现代文阅读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 ( 含答案 )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本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蓬草 ”,古人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诗中的“征蓬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颈联中的 “直”“圆”二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案】 ( 1)诗人用 “征蓬 ”自喻,表达了自己因受排挤而离开朝廷的忧愤之情。
( 2) “直 ”和 “圆 ”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直”字于荒凉孤
独中透着挺拔雄伟, “圆 ”字于苍茫壮阔中显现出柔和温暖。
【解析】 【分析】( 1)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分析,公元 737 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
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其实是王维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就是作于此次出塞途中。诗中诗人把自己比作是蓬草和归雁,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
样出临 “汉塞 ”,像振翮北飞的 “归雁 ”一样进入 “胡天 ”。表达了自己因受排挤而离开朝廷的忧愤之情。
(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 “大漠 “的 “大 ”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
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 “孤烟 ”。一个 “孤 ”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
“直 ”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
非用一个 “长 ”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 “圆 ”
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 “圆 ”字,一个 “直 ”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
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
然景象的描绘中。据此理解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 ⑴ 诗人用 “征蓬 ”自喻,表达了自己因受排挤而离开朝廷的忧愤之情。
⑵ “直 ”和 “圆 ”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直 ”字于荒凉孤独
中透着挺拔雄伟, “圆 ”字于苍茫壮阔中显现出柔和温暖。
【点评】 ⑴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
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
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⑵ 本题考查赏析古诗炼词的能力。炼词,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
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答题时不能把该词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
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 ① 解释该词在句中的含义; ② 展开联想把该词放入原句
中描述景象; ③ 点出该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沁园春 ·雪(节选)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1) “惜”字统领下文,请说说 “惜 ”包含哪些意味。
2)体会 “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中 “略 ”和 “稍 ”的准确性。
【答案】 ( 1) “惜 ”中含褒,肯定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
响; “惜 ”中有贬,批评他们不擅文治,文学才华欠缺; “惜 ”中寓志,蕴含后来居上的气概
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2) “略”和 “稍 ”都是程度副词,是 “略微 ”“稍微 ”的意思。在句中分别修饰 “输 ”和“逊 ”,表示程度较浅,并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肯定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具有很强的分寸感。
【解析】 【分析】( 1)以 “惜 ”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
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一个 “惜 ”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又蕴含后来者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惜 ”字措词极有分寸, “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并不是一概否定。
2) “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中“略 ”和 “稍”都是程度副词,这两个词语,既不全盘肯定,又不一笔抹煞,把诗人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肯定中寓有批判的情感,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作者以 “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只识弯弓射大雕 ”,表现五位英雄人物缺少文采的形象,含蓄地批评他们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才能不足,表明了自己对他们的评价,委婉地批评这些
英雄的不足,他们不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