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及现代文阅读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

发布:2020-12-20约3.11万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现代文阅读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 ( 含答案 )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1)请用 “/画”出下面这句诗的朗读节奏。半 江 瑟 瑟 半 江 红。 2)诗人为什么觉得 “九月初三夜 ”是 “可怜 ”的?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答案】 ( 1)半江 / 瑟瑟 / 半江红。 2) “可怜 ”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没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没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解析】 【分析】( 1)七言绝句属于格律要求比较严格的近体诗。首先是篇幅固定。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总共二十八字。其次是押韵严格,表现为通常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 还要讲究平仄,即要求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 步,平仄交互安排。故划分为:半江 / 瑟瑟 / 半江红。或根据诗歌的意思划分, “半江瑟瑟半江红 ”的意思是 “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故划分为:半江 / 瑟瑟 / 半江红。 2)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的意思是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水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 ”。首先要明确 “可怜 ”是 “可爱 ”之意,围绕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抓住“可爱 ”这条情感主线,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⑴ 半江 / 瑟瑟 / 半江红。 ⑵ “可怜 ”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没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没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点评】 ⑴本题难度不大,考生在平时注意对七律的朗读即可划分节奏。 ⑵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整体感悟诗人的情感。在理解时要反复朗读。 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1)本词的作者是 ________(人名 ), 词中 “沧州 ”的意思是 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诉衷情 ”。 B. “当年万里觅封候 ”写出了词人当年远离家乡、壮志报国的情景。 C. “关河梦断何处 ”流露出词人对将要离开军队而产生的遗憾之情。 D. “泪空流 ”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和不甘。 【答案】 ( 1)陆游;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地 2) C 【解析】 【分析】( 1)《诉衷情》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词作,这首词通过今昔对比,反映 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 “沧州 ”指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住之地。 2) C 项有误, “关河梦断何处 ”的意思是 “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 ”,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不平之情。 故答案为: ⑴ 陆游;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地 C 【点评】 ⑴ 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⑵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和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整体理解诗歌,对选项逐项审读,理解辨析,判断正误。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耐胸应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请赏析词首句中 “狂 ”字的妙处。 2)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 1) “狂 ”字写出了词人的狂傲、豪情,贯穿全篇,奠定了全词豪迈的感情基调。 (2)表达了词人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解析】 【分析】( 1) “老夫聊发少年狂 ”的意思是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 ”。用“狂 ”字笼罩全篇,表达了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写出了词人的狂傲、豪情,奠定 了全词豪迈的感情基调。( 2)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的意思是 “我将使尽力 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故答案为: ⑴ “狂 ”字写出了词人的狂傲、豪情,贯穿全篇,奠定了全词豪迈的感情基调。 ⑵ 表达了词人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点评】 ⑴ 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注意结合句意,揣摩用字的妙处。 ⑵ 本题考查诗句思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