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及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答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 ( 答案 )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古诗词阅读
采桑子 ① (其四)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释 ] ① 本词作于熙宁四年( 1071 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来到额州西湖游
玩,心生喜悦而作《采桑子》十首。
下面是小文与小涵对此诗的讨论。请根据你的理解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文:从 “残红 ”“春空 ”等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伤春之诗,表达作者对春光易逝的伤感。
小涵:未必是这样的。赏析诗歌要注意方法。 ________
【答案】 可用知人论世(结合注释)的方法,从注释中可看出欧阳修辞职后游玩是喜悦
的,诗歌尽管写暮春时节 “狼籍(藉)残红 ”,但 “飞絮濛濛 ”、 “垂柳阑干 ”、“双燕归来 ”都含
蓄地透露出轻灵欢娱之情;其次还可抓关键词 “好 ”字, “好 ”写出诗人游玩之乐以及对春天
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解析】 【分析】小文的意见是 “表达作者对春光易逝的伤感 ”,是通过对 “残红 ”“春空 ”等词分析出来的。小涵对他的这种分析方法及分析出来的情感给予否定。所以小涵肯定使用另
一种方法分析,并得出与之不同的情感。如小涵可回答:可用知人论世并结合诗歌内容的分析方法。知人论世是了解诗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从注释中可看出欧阳修辞职后
游玩是喜悦的,诗歌用词含蓄,透露的是轻灵欢娱之情。还可分析诗眼 “好 ”,表达的是同
样的情感。
故答案为:可用知人论世(结合注释)的方法,从注释中可看出欧阳修辞职后游玩是喜悦
的,诗歌尽管写暮春时节 “狼籍(藉)残红 ”,但 “飞絮濛濛 ”、 “垂柳阑干 ”、“双燕归来 ”都含
蓄地透露出轻灵欢娱之情;其次还可抓关键词 “好 ”字, “好 ”写出诗人游玩之乐以及对春天
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点评】此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方法。赏析诗歌可以从诗歌意境、炼字、修辞等角度入手。
无论从哪个角度赏析,都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同时也不能忽视写作背景。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牧童词
(唐)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细雨,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牧童
(唐)栖蟾
牛得自由骑,春见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两位诗人向往的生活一样吗?结合牧童形象作出分析。
【答案】 示例 1:一样。《牧童词》 “芦管卧吹莎草绿 ”中的牧童卧吹芦管,自得其乐;
《牧童》 “牛得自由骑,春见细雨飞 ”中的牧童自由自在,骑牛闲游。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
对悠然自得、闲适自由生活的向往。
示例 2:不一样。《牧童词》中牧童 “乱插蓬蒿 ”“不怕猛虎 ”表现了牧童的可爱顽皮、率性天
真。诗人描写这种可贵的童稚之心,表达了对生命本真状态的渴慕。《牧童》中 “自由
骑 ”“唱歌去 ”“抚掌归 ”写出牧童的悠闲自在、怡然自得,表现了诗人对远离俗世纷争生活的向往。
【解析】 【分析】《牧童词》写道:牧童早晨赶着牛去江湾放牛,傍晚再赶着牛回到村落。雨天里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晴天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有时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这样就不怕猛虎来咬牛犊。这首诗里的牧童是那么自由自在,那么的悠闲,作者写牧童,其实是他自己心境的反映。
《牧童》写道:牧童骑着牛儿穿行在春天的细雨中,青翠的山色,青青的草,一支笛子,一个穿着蓑衣的牧童,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呀!牧童早晨哼着歌去放牛,然后乘着月色回家,还有什么人能比得上牧童啊,心无牵绊,欢乐舒畅。这首诗表达诗人对远离俗世纷争生活的向往。因此,这两首诗表达的感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 示例 1:一样。《牧童词》 “芦管卧吹莎草绿 ”中的牧童卧吹芦管,自得其乐;
《牧童》 “牛得自由骑,春见细雨飞 ”中的牧童自由自在,骑牛闲游。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
对悠然自得、闲适自由生活的向往。
示例 2:不一样。《牧童词》中牧童 “乱插蓬蒿 ”“不怕猛虎 ”表现了牧童的可爱顽皮、率性
天真。诗人描写这种可贵的童稚之心,表达了对生命本真状态的渴慕。《牧童》中 “自由
骑 ”“唱歌去 ”“抚掌归 ”写出牧童的悠闲自在、怡然自得,表现了诗人对远离俗世纷争生活的向往。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诗人的情感溢于文字,在古诗中,诗人的感情一般总是寄托于所写事或所绘景物上,通过对这些叙述或描写的分析,即可理解到诗人的思想情感。
3.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鹊桥仙 ·一竿风月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 ① 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显示全部